【民间忆旧】 □黄杏林 居家过日子也和人的肌体一样,需要新陈代谢,新鲜东西须不断买进,废旧物品得及时处理,社会分工总会适应人们的需求,历来就有出售商品的,也有收购废品的。所谓换洋火就是收购废品的。说来,在咱们济南,从旧时叫换洋火到现在叫收购废品,不仅是叫法上的不同,在收购形式和价值观念上,也有明显的差别。 换洋火是解放前的叫法,这主要是一种以物换物的买卖,本、利都很微薄。那时,换洋火的大都是城市贫民或周边农村出来混穷的,长得多半面黄肌瘦,穿得大都破破烂烂,挑着两个长把的柳条筐,走街串巷,高声吆喝着。外面喊一声“换洋火”,就见有人拿着诸如破铺盖、烂棉花、废纸、旧衣服、旧鞋等物出来换洋火。洋火就是火柴,因火柴是从西洋传入而得名。早些年,缺电又没打火机,洋火的用途可大了,点灯照明、烧水做饭、吸烟烧烤、生火取暖等,哪一样都得用洋火。那时,人们过的是穷日子,挣钱少,废品也少,零星的破烂儿,本来就是扔货,能在家门口换几盒洋火,人们觉得既合算也方便,所以,用破烂儿换洋火的人倒也不少。只是,靠换洋火为生,实在赚不了几个钱。小的时候,常见有些换洋火的人,走到高门大户,或路遇和善之人,他们还常常极不好意思地乞讨点喝的吃的以维持生存。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以后,随着洋火越来越便宜,大件儿的废品越来越多,收购者改用地排车或手推车走街串巷,虽然还是喊换洋火,但除了洋火外,还可以以旧换新,即按废品的价值换一些那时的生活常用品,诸如水缸、铁锅、陶瓷套盆、套碗、套盘、搪瓷盆、搪瓷缸、漱口杯、茶壶、茶碗、茶盘、炊帚、笤帚、簸箕等,还有一些用棉布或木头、泥巴、彩纸做的小孩儿玩具。这些东西,一概不能用钱买,只能用东西换。至今,我对那些搪瓷套盆仍印象深刻、喜爱有加。那一摞摞烧制精致的盆儿,大多是四件套或五件套,它们一样的形状、一样的厚薄、一样的花色,按大小套在一起,像俄罗斯套娃一样,看着就喜欢。我家换盆时,就愿意换一整套,反正大盆小盆过日子都用得上,用的时候,也格外爱惜它们,生怕把这个艺术品一般的家什给拆散了。 换洋火的一来,他那五花八门、五颜六色的日用品,定会招揽不少顾客和看客。顾客们拿着衣物,讨价还价、挑挑拣拣地换自己需要和喜爱的物品,周围的邻居们也常常围在那里凑热闹。有的七嘴八舌地帮着出主意,有的亲自动手帮着挑选东西,还有的嘻嘻哈哈地站在那里看热闹。那些精巧而又栩栩如生的玩具,如泥娃娃、布老虎、兔子王、风车、缠花、万花筒等,很是受小孩儿们青睐。孩子们有的瞪着大眼有滋有味儿地站在那里看,有的好奇地用手动动这摸摸那,有的哭闹着缠着大人赶紧回家找破烂儿来换自己心仪的玩具。在那商品匮乏商店稀少的年代,街巷里来一个换洋火的,就能成一道热热闹闹的贸易风景线。 再后来,取消了洋火的叫法,并且火柴逐渐贬值而废品相对升值,就不叫换洋火而改叫收破烂儿了。虽还有以物换物的,不过开始逐渐过渡到以物换钱了。如今的收购废品,已纯粹是买卖形式。现在卖的废品,也不都是些破烂儿,有些衣物、电器和家具不破也不烂,人们只是为了更新换代或腾出空间才卖掉。至于钱数,卖主似乎也不过于计较,收购者获得的利润也就相对高点儿,买卖双方倒的确是互利、互惠、两厢情愿。 现在,收购废品的,有流动的,也有定点的,大多用三轮车或摩托三轮运送废品,有些业已形成规模或产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