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生顺了口,“有事没事找李姐” |
滨州医学院特教学院生活老师李晓兰不得闲 | |
- 2013年09月10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本报9月9日讯(记者 李楠楠) “有事没事找李姐,没事找事找李姐……”这是滨州医学院特教学院100多名残疾大学生中流传的顺口溜。作为学院生活辅导员的李晓兰每天的工作都在忙忙碌碌中度过。她每天早上5点半就起床,一直要忙到晚上12点。9日,记者现场记录下李老师一个普通的午休,几乎每隔五分钟就会有人来找她,整个中午,李老师就像消防员一样忙碌。 上午11点45分,新生军训结束,李晓兰和新生一起回到特教学院楼,同学们回到寝室,准备去吃午餐,但李晓兰却没闲着,她来到办公室和辅导员李敏讨论着下午的工作安排,“下午1点45分叫他们起床,整理内务,下午可能要体检……” 11点50分,李老师去学生第一食堂看看视障新生的吃饭情况。这里有一个专门的视障学生窗口,学生们正在有序地排队买饭。“李姐,我想吃粉条,我说的他没听清。”看到李晓兰来,一位来自重庆的新生对她说。“可能是你的重庆普通话他还没有适应。”李晓兰上前跟卖饭的师傅沟通,帮这位同学打上了饭。 中午12点,看到新生们都买完饭,李晓兰也打了一份饭,来到视障生中间,一块吃饭。因为打饭晚,所以她也是看着同学们吃完饭后,最后一个离开食堂。 12点20分,李晓兰吃完饭,收到了一条短信。“视障新生王奥林的军训服破了,让我帮着缝缝。”说着,她走进超市买了一套针线。“以前的用完了。”李晓兰说。 12点25分,在回去的路上,李晓兰碰到了大二的视障生赵辰岳。“怎么了?鼻炎又犯了?用不用带你去医院?”李晓兰关切地问道。有点精神不振的赵辰岳说:“我先去校医院拿点药,李姐你帮我请个假吧。” 12点30分,李晓兰拿着针线,来到王奥林的寝室要给他补裤子,正在这时,一位同学说洗衣服时洗衣机出了问题。李晓兰赶紧跑到洗衣房去看。 12点35分,李晓兰穿针引线熟练地给王奥林补裤子,“男生还好说,有一次我给一个女生缝毛绒小熊,我刚缝好了头,她把脚给弄掉,我缝好了脚,她又把胳膊给弄断了,反复好几次,最后我干脆把小熊从头到脚缝了一遍。” 12点40分,李晓兰缝完裤子,开始查宿舍,“学生睡觉经常不关门,所以要帮他们关上。” 12点45分,查完宿舍,李晓兰回到二楼办公室,准备上会儿网。 12点50分,李晓兰喊来视障大二学生陈雪,让她现场制作盲文门牌。李晓兰就在一旁学习。 12点55分,赵辰岳拿药回来了。“李姐,学生会开始纳新了,你看我报哪个部门合适?”赵辰岳见到李晓兰,又和她聊了起来。 下午1点,陈雪说自己的盲文笔不见了,李晓兰赶紧帮着寻找。 一个中午,李晓兰刚坐下又起来,从上午11点45分到下午1点45分,李晓兰就像消防员一样,哪里有情况就跑到哪里。面对镜头,李晓兰显得有些腼腆,“我做的这些没有什么,都是分内的事情,你看我现在的脸是不是很红?我不习惯被人关注,更喜欢安静的生活。” 延伸报道 领导连说 “没有想到” “李晓兰老师一年来的表现,我们都感到意外,没有想到。”滨州医学院特教学院的副院长曹同涛说,“原本我们招聘生活老师,是想24小时照顾视障学生,帮他们洗洗衣服,打扫打扫卫生,李老师不但把分内的事情完成得很好,还主动融入到同学中,成了同学们的知心大姐,同学们有啥事都愿意跟她说。” 去年一年,李晓兰为了照顾10名视障学生,她带着两岁多的孩子一直住在学校,老师和同学都很感动。 新生数量增加 心里也有压力 今年特教学院的视障新生有29人,李晓兰的工作量比以前增加了不少。“刚开始我也感觉压力很大,去年10个学生就忙活得不行,现在学生更多了,肯定也更忙了。”可没有时间让她多想,新学期就开始了,她又开始忙活着迎接新生、安排新生,“现在看来,孩子们的自理能力还是很强的。现在已经适应了。” “不过开学这几天还是比较忙碌的。”李晓兰每天早上5点半和39名视障生一起起床,一起吃早饭,7点半和新生一起军训,一般都要忙到晚上十一二点。 晚上睡觉时 都在想孩子 李晓兰的老家在江苏,父母来烟台好几年了,丈夫在东北当兵。2012年来到滨州医学院工作时,李晓兰的儿子才两岁多。“当时就带着孩子,方便随时照顾他。同学们和我孩子玩得都挺好。”李晓兰说,“去年学生少,今年学生多,我怕顾不过来,就把孩子放到父母那了。” “晚上睡觉的时候我都在想宝宝。”李晓兰说,“自从9月1日把孩子抱走后,再没去见过面,等忙完军训,我抽空回去看孩子一眼。” 李晓兰说,“孩子快三岁了,越来越淘气了,我怕他影响我的学生们。等闲下来,我就给孩子找个幼儿园。” 本报记者 李楠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