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个志愿 他填了九个填中医专业 高旭东祖籍山西,家里世代行医,耳濡目染使其从小就树立了“不为良相,当为良医”志向。“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一共可以填十个志愿,其中九个我填的都是中医专业。”高旭东说。2007年从山东中医药大学毕业后便来到滨州市特殊教育学校,现任学校盲人按摩专业教师、班主任,校按摩实训基地指导老师,校残疾毕业生创业导师,滨州市保健按摩师职业技能鉴定组组长。 对于为何要来滨州市特殊教育学校,高旭东说是因为缘分。按理说,针灸推拿专业就业形势非常好,高旭东是学校的高材生,在大城市找个适合自己收入又高的工作并非难事,但是他偏偏选择来滨州做了一名特殊教育教师。“来学校面试的时候一下车就喜欢上了滨州,我感觉一辈子就在这了,这就是缘分吧。”高旭东说。直到面试时,高旭东才知道自己将来要面对的是一群身体有残疾的学生,在这之前,高旭东压根不知道特教为何事,但是当时心一横,本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念头入校教学。慢慢地,通过自己的努力,高旭东在特教上越来越顺手,越干越带劲,这一干就是六年。 因材施教 推崇“水性”课堂 高旭东性格沉稳内敛,这让他在面对盲生时能够从容应对。盲生学习按摩的困难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一个手法,明眼人一目了然,而这些盲生却需要数十次、上百次手把手的教练。面对无以计数的重复,高旭东始终用爱心、诚心、精心、苦心坚守着自己的承诺;为了感知盲人学习的感觉,他竟然蒙上眼睛,在自己身上针刺。 在普通学校,一个班的学生有很多的共性,但是在特校学生之间却鲜有共同点。“特校的一个孩子就相当于普通学校的一个班。”常年从事特教工作的教师宋美对此感触颇深。执教之初,高旭东曾经照搬过魏书生先生的自学课堂,可惜失败了。他曾经试行过杜郎口的“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效果好起来”,又失败了。他曾经推行过孔夫子的克己复礼,还是失败了…… 在求索之路上屡屡受挫,使他悟到,失败的关键不是各种教学模式和理论的问题,而是自己未能在合适的时空与情境下选择契机之法。藉此一悟,他的教学发生了历史性的飞越。 从此,高旭东开始追求“以无法为有法”的“水性”课堂。他认为,课堂应该像水一样,见山而绕,望石可穿,遇热而化气,逢寒而为冰,在特殊情况下虽有一定的形式存在,却始终没固定的形式,所以在教学中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分层分类,实行个别化教学。 探索新知 重拾几近失传按摩法 家贫如洗、学习困难、饱受嘲讽、目不视物的盲生是高旭东最大的牵挂,每次看到这些孩子,他都在心里默默立志,一定要让这些可怜的孩子身怀一技,自食其力,堂堂正正做人。 然而他逐渐发现现行的盲人按摩国家规划教材很难适应基础参差不齐的学校盲人按摩专业学生,且更新周期过长,远远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按摩从业人员专业素养的需求。同时,受身体残障的影响,多数盲人按摩店的管理者和按摩师外出学习十分不便,信息闭塞,对于很多先进的技术和理念闻所未闻。这一切,给盲人日后的就业、创业和生存生活带来了沉重的压力。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高旭东一头扎进了盲人按摩适宜技术的挖掘与开发工作之中。“学生们信息闭塞,我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让他们接触更多的东西,学习更先进的知识,将来才能更好地融入社会。”高旭东说道。 课前饭后,路上梦中,他苦苦琢磨什么样的按摩理论和技术更加适合盲人学习和应用,同时不断地学习和实践。多少次,他走南闯北,甚至到深山老林寻访归隐老医;多少次,他自费求学各派按摩技能;多少次,在忙碌了一天后,面对枯燥乏味的古典医著,他还在孜孜不倦地研读。其目的就是将教材中相对不变的基础性内容与更加适合按摩实践的适宜技术相结合,从而给盲孩子学习带来最大的便捷。 行者常至,为者常成。经过不懈的努力,高旭东继承发掘了“棍针疗法”、“棒击疗法”、“脏腑图点穴法”等数种几近失传的按摩绝学;掌握了“肌肉起止点疗法”、“原始点松筋法”、“龙氏正脊”、“热敏点灸法”等数十种特色医术。经过不断的总结、临床反复验证,在融百家之长的基础上自成一派,形成了独具一格的高氏按摩,在国内首创“肌群整体按摩体系”。此体系的创立大大降低了这些文化基础薄弱、没有视力的残疾孩子的学习难度,让视障兼多重残疾的孩子学习按摩成为可能。 成才信仰 铺就残疾孩子幸福路 教书育人为的是让孩子成才,但是施教于特校却需要付出更多的心力,需要特校教师最大的耐心。身体上的劳累不算啥,心累才可怕,一个孩子一个特点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高旭东坦言,特校教学需要爱心、信心、良心、恒心和耐心,缺一不可。学校教学主任杨主任说学校对老师的教学没有硬性要求,但高旭东把孩子成才当成信仰,白天的时间能占的都占满了。正是凭着这种信仰,高旭东用“五心”征服了每个孩子的心灵,他也从学生尊敬的老师成为崇拜的对象。“能让每个孩子做到崇拜很不容易。”杨主任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高旭东多年的坚守结出了丰硕的果实。从滨州特殊教育学校走出的学生中已经有十五六个自己开店,70多个学生在推拿店上班,绝大多数实现了自力更生。 走在滨州的大街小巷,我们可以看到,市区按摩店数量从凤毛麟角到遍地燎原,服务质量从照猫画虎变得专业地道。一个个特色鲜明、生意兴隆的按摩店,绝大多数老板和按摩师都是高旭东的徒弟。有的学生甚至将按摩店开到了东营、淄博、潍坊、北京等地。 文/片 本报记者 赵树行 作为一名特殊教育老师,高旭东也许不会有“桃李满天下”的幸福,也许无法享受自己学生考取北大、清华名校时的荣耀,也很难培养出社会各界精英这样的栋梁之才,但他依然愿意将整个生命献给特殊教育这片热土,不甘寂寞、不甘平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