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敏
妈妈们都想做一个称职的好妈妈,可要做一个好妈妈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且光“第一任老师”榜样力量言传身教作用的压力,就让妈妈很累。妈妈多少年形成的习惯要在各种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慢慢改变,否则生活中一些习以为常的自认为是对孩子好的举动会无意中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不良影响。这几天我就非常懊悔,因为我作为妈妈,做了几件自认为是对孩子好的事,但却无意当中打击了孩子的积极性,对孩子的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 第一件事,是孩子学完了第二册音乐教材,要排练班级音乐会。因为平时大家都是上课才聚在一起,没多少时间玩,而这天是排练,老师又很忙,孩子和同学在一起玩的时间多。孩子们都很兴奋,这里看看,那里瞅瞅,好奇得很。有一间教室,里面被隔成三个小空间,其中一个是玻璃相隔,一看就能看清楚。另一个有一扇门,关着。虽然玻璃小间里什么都没有,但是孩子们还是很热烈地讨论着原来是放什么的、干什么用的等等。这时,我家孩子棋棋走向那扇门,伸手要打开,就在这时,我说了一句不该说的话:“棋棋,你干吗?说不定老师在上课呢!”孩子已经握着门把的手放了下来。大家继续讨论玻璃小间。过了一会儿,一个孩子家长去听了听,又敲了敲,然后打开了那扇门。里面没人,只有两排双排键。孩子们又开始研究讨论双排键,兴奋得很。看到这种情形,我真的很后悔。妈妈真的不应该在孩子充满好奇地去探究的时候阻止孩子,打击孩子的好奇心。 第二件事,发生在开班级音乐会的时候。棋棋的节目表演完以后找妈妈,当时我坐在后排,棋棋的同学坐在前排。棋棋站在那里看了看我,又看了看同学,然后选择了去找同学,和同学玩得很好。台上一个游戏做完了,又要开始新游戏,老师和小演员都在排凳子做准备。这时,我看到棋棋上台了,很急的样子,我以为他有什么事情,我也着急了。我匆匆往前赶了几步,问:“棋棋,你干什么?”棋棋听到我喊,看了看我就下来了,下来之后跟我说:“我想帮老师排凳子。”我原以为他是要从台上出去,他说了后我才明白他是想帮老师忙。事后,我很后悔。孩子有乐于助人勇于表现的想法和做法,都被我这个多事的妈妈压制下去了。不能做一个事事都由着孩子的妈妈,但一个“多事的妈妈”也不可取。 第三件事,发生在在家练琴的时候。因为感冒耽误了一次课,还没来得及补就去上了新课。回来在家练琴的时候,练的是新学的内容,练了一会儿后,棋棋说:“妈妈,我从头开始练吧。”因为下次上课老师只检查新学的内容,所以耽误的那次一是没补课,二是不检查。为了让孩子在检查时能有好的表现,急功近利的我又说了一句不该说的话:“不行,那些等补课以后再练。”于是孩子就放弃了对前面内容的自我学习。我想,真的不应该打击孩子这种乐于自我学习的热情。 每个妈妈都爱自己的孩子,为了“爱”他可能会婆婆妈妈很多事。每个妈妈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好的表现,为了这个可能会急功近利。如果妈妈老是用自己的观点规范孩子的行为就不应该了,所以妈妈也需要不断校正自己的行为,以便于孩子更好地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