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在才俊辈出的宋代文坛上于诗、文、词、书、画等方面均取得了登峰造极的成就,是继欧阳修之后主持北宋文坛的领袖人物,与欧阳修并称“欧苏”,同时也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旷世文豪和艺术天才。 苏轼作为“浑涵光茫,雄视百代”的一代文学巨匠,由于历史的际遇,曾与章丘结下过不解之缘。或因居官交往,或为流连风物,为我们留下了数则传世佳话。
翟伯成 苏轼曾纵马 陶醉于章丘山水 济南春好雪初晴,行到龙山马足轻。 使君莫忘霅溪女,时作阳关断肠声。 这是苏轼畅游章丘龙山镇(今龙山街道办事处)时所作的《答李公择》。前两句是描绘人在马上观看雪霁春景时轻松愉快的感觉。后两句是作为诗人的苏轼和齐州知州李常(字公择)调侃,提醒老友不要陶醉于龙山的美景而忘了江南家乡那美丽的姑娘。用以反衬济南春好、龙山景美的迷人景象。 宋神宗熙宁十年(公元1077年)春正月,苏轼卸任密州,转徙徐州,路经济南,盘桓月余。与其友齐州知州李常(字公择,为北宋著名诗人黄庭坚的舅父)遍游济南山水,诗酒往返,留下佳作多篇,其中以上面所载的这一篇最为著名,传唱千余载,是东坡先生钟情章丘的一则佳话。 当时,苏辙的三子苏迟、苏适、苏元亦皆在济南。亲友相聚,苏轼自然十分高兴。在李常的挽留下,苏轼此次在济南前后盘桓了一个多月。在此期间,他曾与李常策马畅游龙山,欣然写下了这首《答李公择》。苏轼极喜食豆腐,是一位品豆腐的高手,曾给后人留下了“煮豆作乳脂为酥,高烧油烛斟蜜酒”的绝句。龙山豆腐有名,也许与苏轼有关。 苏轼还在李常、几道等人的陪同下游览了槛泉(即今之趵突泉),观赏了槛泉旁的梅花,并“写枯木一枝于槛泉亭之壁”(见《济南金石志》卷四),刘诏曾将其模勒于石。 当年二月初一这天,苏轼行经位于王舍人庄的张掞故宅,并手书“读书堂”三字。不久后,当地人即据苏轼手书刻石为碑。至元太宗七年(1235)元好问游济南时尚存,元好问在当时所作的《济南行记》中曾有语云:“绣江留五日而还,道出王舍人庄,道南有仁宗时侍从龙图张侍郎‘读书堂’三字,东坡所书……”后来,该碑被运往城内的历城县学文庙,作为镇庙之宝立于县庠桥门外(现仅有拓片存世)。 章丘人刘庭式 感动了大文豪 苏辙在《超然台记叙》中写道:“子瞻(苏轼字子瞻)通守余杭,三年不得代。以辙在济南也,求为东州守。既得请高密,五月乃有移知密州之命。”就这样苏轼为了兄弟之情,抛弃了湖山秀丽的杭州,于熙宁七年(1074年)底来到密州任职。 但是到了密州,兄弟二人却仍然远隔千山万水而不能相见。丙辰仲秋时,苏轼和苏辙已经离别六年之久了。“每逢佳节倍思亲”,面对一轮明月,苏轼思绪翻滚又思念弟弟苏辙,于是写下了这篇千古名作——《水调歌头》,以超然达观的情怀,乐观的态度对待人生的坎坷波折以及和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写出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千古绝句,成为千百年来人们最赞赏的名篇。 苏轼在任密州(治所在今山东诸城)太守时,章丘人刘庭式也在此任职。章丘民间千年以来一直流传着“刘庭式不弃糟糠之妻”的故事,主要是赞扬刘庭式,其中也有苏轼与章丘人交往的一则美谈。 刘庭式,字得之,举进士,当时在密州任通判(州府长官的行政助理,握有裁可、连署公事和监察官吏的权力,亦称“监州”)。农家出身,未及第时,同一乡人的女儿已定下婚约,只是还未送聘礼。庭式考中了进士,乡人的女儿却因患重病,双目失明。女家从事农耕,十分贫穷,不敢再提婚事。有人劝庭式改娶乡人的幼女,庭式笑着说:“我心里已经答应她了,她虽已失明,我怎能违背自己的初衷呢?”终于娶了盲女,并与她共同生活到老。 盲女死在密州,庭式为她治丧事,一切仪式遵循常礼。一年以后,依旧非常悲痛,不肯再娶。一个偶然的机会,苏轼问刘庭式说:“悲哀产生于爱恋,爱恋产生于美貌。你娶盲女,与她一直生活到老,这固是仁义情理使然,但您的爱情从何而来,哀痛又是怎样产生的呢?”庭式回答说:“我只知道死了妻子罢了,有眼睛是我的妻子,没有眼睛也是我的妻子。假如只为美貌而产生爱情,因为有爱情而产生悲痛,年老色衰就变心,妻子死亡也不悲痛,那么凡是摆袖招手、倚门卖笑、眉目挑逗、居心勾引人的娼妓,岂不都可以做我的妻子吗?” 听了刘庭式这番话,苏轼深受感动地说:“您才真正是一位有功名、重情义的人啊!”为了表彰刘庭式的奇行卓操,苏轼于后来的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写成《书刘庭式事》一文广为传播,产生了很深的影响。《宋史·卓行传》根据本文为刘庭式作传。历代的章丘县志也将刘庭式的事迹载入人物传的“义行”一目。 李清照父李格非乃 苏门后四学士之一 苏轼既是宋代文坛的泰斗巨擘,又是传道、授业的一代宗师。门下聚集了许多高足。其中家喻户晓的有苏门前四学士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还有非常著名的苏门后四学士李格非、廖正一、李禧、董荣。而李格非又正是我们章丘明水镇人,其女李清照,才情卓著,世称一代词宗。 宋哲宗元祐元年(公元1086年),苏轼在京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时李格非在京任太学录之职,经常将自己的文章、诗作交苏轼先生指教。因此《宋史·李格非》记载说:“以文章受知于苏轼。”虽只了了一语,足见师生情深。李格非诗文均好,尤以文为佳。论文尚“气”,尚“诚”,还尚“横”,皆承东坡衣钵。 张邦基《墨庄漫录》引格非之语曰:“余尝与宋遐叔言孟子之言道,如项羽之用兵,直行曲施,逆见错出,皆当大败,而举世莫能当者,何其横也!左丘明之于辞令亦甚横。自汉后千年,唯韩退之之于文、李太白之于诗,亦皆横者。近得眉山(即苏轼)《筼筜谷记》、《经藏记》,又今世横文章也。” 李格非对于苏轼文章的钦佩之情,时时溢于文中。东坡诗文影响了格非,格非的诗文影响了清照,清照后为一代词宗,她流传千古的作品中不无东坡余韵。 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公元1101年)农历7月28日,苏轼因瘴毒发作病逝于常州(今江苏常州)。次年,即宋徽宗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农历闰6月21日,葬于汝州郏城县(今河南郏县)嵩阳峨嵋山。山之本名已佚,故改其名曰小峨眉山。古代郏县人出于对苏轼人品、文品的景仰,深以东坡殁后葬身封土于此而自豪,年年祭祀,岁岁植树,久而久之此处便葱翠如盖云蒸霞蔚。苏墓终成汝州一大景观,元至正年间,三苏祠又建于其侧,使之更加闻名遐迩。 苏轼与章丘 留下传世佳话 清初顺治丙戌(公元1646年)进士、章丘人张笃行,出仕为郏县知县。上任伊始,第一件事,便是拜谒苏墓。但此时的墓前,却狼藉遍地,一派萧条。盖因明末吴宗圣作乱,毁墓亵渎圣贤,松柏剪伐无余。张笃行无限伤感,立即组织士民,茸墓修祠,封树立碑,复增植松柏千余株。并题诗云:“峨嵋遥望独伤情,树尽碑残野草生。莫道荒村烟火绝,山家今日是清明。” 传说,张笃行此举,感动神灵,当然只能当小说家言,姑妄听之。清初文坛巨匠王渔洋在他的《池北偶谈》中曾作如下描述:“……是夜,(张笃行)梦一青衣曰:‘东坡遣至谢,’问:‘先生今何在?’曰:‘在临汝,公至必当相见。’既而以事至汝州,有青衣款门遣一卷,乃东坡墨迹《蜀冈送苏伯固之岭南》五言诗也。青衣忽不见,张异之,因命工摹勒于石,自记其本末如此。” 《章丘县志》载,张笃行后官至福建按察司佥事,为官清廉有声,为人多才多艺。“工琴及书画,弃官筑‘九石居’,弹琴赋诗其中,号四艺山人。”性喜收藏字画,曾将二王、怀素、贺知章、苏轼等人的草书或行书摹勒刻石。我们对王渔洋记载中有关东坡托梦遣书和遣神亲送墨迹的真假,大可不必深究。但是张笃行作为一县之尊保护文物古迹,发扬传统文化的精神很值得现代人学习。尤其是他对苏轼诗书的钟爱,得苏轼墨迹如获至宝的文人襟怀,更让我们钦佩不已,足可称为章丘人对苏轼的又一种情结,当然也就成了苏轼与章丘的又一段佳话。 其后不过百年,至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明通进士章丘人韩尚夏出任汝州同知,郏县仍在汝州管辖范围。博学好古、颇富文采的韩尚夏,常在公余至小峨眉山下瞻拜苏祠,谒祭苏墓,发思古之幽想,以当年东坡先生为官数地、造福多方的清正官风为楷模。廉洁勤政,仁慈爱民,劝课农桑,发展教育,以至“四载之中,颂声遍于四境”。成为官有苏况、文有苏味、诗有苏韵、书有苏格的一代廉吏。 由于居官之地的小峨眉山下有苏墓,更因仰慕东坡人格,韩尚夏退隐归田之后,竟将“峨嵋”风韵带回了章丘。每作诗文,便以“小峨嵋韩尚夏”自署,所作诗集名称《小峨嵋集》。时人便尊称“小峨嵋先生”,因着这些缘故,韩尚夏家乡绣水村南的小山,欲称“埠顶”,也改称“小峨嵋山”,且已载入乾隆以后所修的《章丘县志》中,韩尚夏91岁仙逝,家人尊从遗嘱,葬于小峨嵋山南,实现了他的峨嵋夙愿。 苏轼来章丘的时间虽然不长,但为章丘增添了一份难得的文化底蕴,这已足以让章丘人为之感到欣慰和自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