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杂谈】 □王佐良 和,在中华文化中意味着和平、和睦、和谐。这也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和崇高的理想。 人类社会在几千年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经历了太多的冤仇、敌对和战争。时至今日,战争仍在继续,恐怖主义成为人类最大的威胁之一。 这是为什么?因为人从动物进化而来。人在进化过程中,在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环境之间,进行着生存竞争。竞争的范围随着人生存领域的扩大而扩大。人们为获取食物、水源、居住地、人口而竞争,一旦竞争在族群之间展开,便演变为战争。翻开社会发展史,战争似乎伴随着人类前进的脚步,人类的历史仿佛是用烽火硝烟写成的。在西方,描绘宏伟的战争场面的史诗被称为英雄史诗。古希腊的《伊利亚特》细致入微地刻画了血腥惨烈的厮杀场面——与其说是在歌颂英雄,不如说是在赞美仇恨、掠夺和杀戮。战争似乎是那个时代的人们解决争端的最终和唯一的手段,战争因掠夺而起,又以复仇和同样疯狂的掠夺作为主旋律,刀光剑影映照着双方英雄们的欢笑和眼泪…… 掠夺和战争的根源,首先当然是生产力低下,因物质匮乏而产生对富裕之地的劫掠、侵占之心,此后必然又因得利而贪婪,因贪婪而侵略扩张成性。古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大帝、罗马帝国都曾把地中海沿岸辽阔的土地纳入自己的版图,税收和财富滚滚而来,于是数百年征战不息,生灵涂炭。 人类,这地球上最高级的智慧生物,难道除了掠夺和战争,就没有想到过和平? 不,想到了。早在三千多年前的中国,有识之士就在思考这个问题,于是就有了“易”的思想。“易者,象也。”在甲骨文中,“易”就是把一满杯的水倒入一个较浅的杯子,使其平衡,即“象”。这大概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扶危济困思想的文字表述。又有“象者,像也”,加上了人字旁的“像”,显示了最初的平等的思想。古人正是看透了掠夺和战争产生的根源,才提出了缩小贫富差距的朴素观念,以期平抑贪心,消减因不足而产生的非分念头。老子告诫企图以战争获利的人,“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过后,必有凶年”。然而,因社会本身的改变而引发的贵族阶级内部的争斗、诸侯之间的兼并战争,岂是告诫所能消弭?“礼崩乐坏”的局面促使圣贤们寻找新的思想理念,“和”应运而生。《国语·郑语》有“夫和实生物……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生之”,老子提出“知和曰常,知常曰明”,孔子提出“君子和而不同”,《易传》中有“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程氏易传》注,“保谓常存,合为长和”,又说,“天地之道,常久而不已者,保合太和也”。 可见思想界一直在为国家社稷免于战乱和杀戮、维护持久和平而苦苦追索,寻找新的思想理念,直至孔子的弟子有若提出“礼之用,和为贵”,奠定了中华民族两千多年“以和为贵”的思想基础。有若又说,“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上》)“和为贵”与“和而不同”说明,这个“和”是博大包容的,它不因异己而排斥,因而能够成为维护中华民族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具有强大凝聚力的核心,也是各民族血脉相通、和谐相处的文化向导。时间进入现代,中华民族登上了世界的舞台,以和为贵又成为我们处理对外关系、与世界各民族友好交往的重要理念。正是因为它,我们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就提出了著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时至今日,它仍然是国际关系中最重要的、得到世界爱好和平和促进人类进步事业的人们认同和坚持的原则。 曾经有西方人说,你们东方人没有英雄史诗。是的,我们没有描写战争血腥场面的所谓英雄史诗,而我们的《诗经》每一篇写的都是和平,不仅如此,在浩如烟海的古代典籍中,没有一本书是写战争的,我们古代没有诸如《伯罗奔尼撒战争史》、《高卢战记》那样描述战争进程、炫耀赫赫战功的史书,这正说明中华民族自古就是爱好和平的。虽然我们没有把战士装饰在头上的橄榄枝和战场上的信鸽作为和平的徽记,但是,以和为贵,却是融入我们的血液、付诸我们行动的永恒的理念。 (本文作者为山东师范大学教授、翻译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