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迎宾馆屋面“偷偷”动过手术 |
此次维修发现很多旧瓦没有德式铭文,馆方认为上世纪曾大修过屋面 | |
- 2013年11月14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维修发现,90%的筒瓦(图中右侧瓦片)没有厂家铭文。 蓝娜娜 摄 |
|
本报11月13日讯(记者 蓝娜娜) 13日,迎宾馆开箱启用首批从德国抵青的金属构件。整修时发现大量筒瓦无德式铭文,馆方认为迎宾馆上世纪曾进行过未载入史料的屋面大修。 13日9时,闭馆大修的迎宾馆举行市民开放日,与平时进馆参观不同,本次参观的主要场地从屋内改到屋顶,市民重点参观了维修工程。 记者登上迎宾馆屋顶看到,随着部分旧瓦被拆除,已腐蚀的防水层裸露出来,施工人员轻易地把变“酥”的防水层撕成一块块,通过小油漆桶送到地面,再由地面工作人员用小推车推走。“一推车能装两三桶的量,一天得倒两三百车。”施工人员说。据悉,经过半个多月的闭馆施工,迎宾馆2000多平方米的屋面已有370多平方米拆卸完旧瓦和原有防水层,并铺上了约4毫米厚的新防水层。 随后,在迎宾馆院内临时搭建的一处物品存放区,工作人员打开了首批抵青的金属构件箱,里面装着檐沟、钳子等金属构件及维修工具。“这次迎宾馆整修采用的瓦片、金属构件、防水材料等全都是从德国定制的,第二批金属构件正在青岛报关。”青岛总督楼旧址博物馆馆长王建梅说,檐沟施工早于瓦片安装,因此最先从德国抵青的是金属构件,而两万多片瓦片预计下周起分批次抵达。 “瓦片拆卸完,如果没有防水层,一旦下雨屋内就全淹了,现在铺的防水层是暂时的,等从德国采购的轻型、透气防水层到货后,再重新更换。”王建梅介绍,根据史料记载,迎宾馆只在1999年维修过一次,主要进行的是外墙粉刷、内墙粉刷等,没有对屋面进行过大的维修。“但这次我们拆卸旧瓦看到很多瓦片没有德国瓦片专有的厂家铭文,专家组认为上世纪迎宾馆应该进行过一次未载入史料的屋面大修。”王建梅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