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3年12月02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近两年,高宪忠的字虽然不如之前写得工整了,但仍经常拿出家谱抄一抄。 | | 老人每天都要喝瓶啤酒,中午喝不完,就留到晚上继续喝。 | | 老人一家四代人的合影。 | | 老人起得早,常将门口扫得干干净净。 |
|
文/片 本报记者 张中 两三个小菜、几粒花生、一瓶啤酒,济南章丘普集镇的高宪忠已经100岁了,每天午饭时仍要小酌几口。而在闲暇时,他还不忘挥挥笔头,抄写家谱。 高宪忠生于1913年2月19日,小时候上过4年私塾,后来从章丘来到济南,在纯德堂药铺做学徒。三年后出徒,他又去了趵突泉前门的仁和堂。长时间和药方子打交道,老人的笔头没闲着,养成了练字和抄写的习惯。 上世纪30年代,因生活所迫,老人远走哈尔滨,投靠姥娘家,再次回到老家普集已是解放前夕。50年代加入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后,特别好动脑子的老人当上了青年队的技术员,他们队育的地瓜苗产量是最高的。 1989年老人76岁,得了一场大病,胃都被切除了一大半,每天吃的东西也不得不减少成两顿面条、一块馒头。虽然老人吃得不多,可每顿饭必须有酒。早先老人种地瓜,用瓜干换酒,每顿一两白酒;年龄大了改喝啤酒,每天一瓶,中午喝不完晚上继续喝。 老人年轻时就闲不住,修房子、做家具样样精通,而且全是自学成才。后来跟两个儿子轮流住,老人每天六点起床,自己叠被收拾屋,然后扫院子。甚至98岁时,还自己在菜园扎黄瓜架。 闲暇时除了散步,老人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看报和写字上。早年用毛笔抄,后来写不好了,就用钢笔写,两个儿子家厚厚的家谱都是老人用蝇头小楷抄的。每当老人提笔忘字或写错字时,如果被人看到,他还会不好意思地笑笑,“老了好忘事,写不好了,只能每天随便写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