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下锄头,他就是优秀摄影师 |
菏泽民间摄影家张玉峰从事摄影17年,他想用相机记录下农村的新鲜事 | |
- 2013年12月02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高中毕业后外出打工,并用所有积蓄买了一部相机。从那一刻起,他就与摄影结下不解之缘,摄影也成为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7年间,他穿梭于大街小巷,深入于最基层,一次次按下快门,用相机记录着农村的新鲜事儿。他,就是成武县九女集镇九女村的张玉峰,菏泽市首批乡土文艺人才之一。 本报记者 李德领 为买相机花掉所有积蓄,他曾被认为“不务正业” 初识张玉峰,是在菏泽乡土文艺人才座谈调研会上,他不时拿起相机或蹲、或俯身,不停地按下快门。直到他做了发言,记者才得知,原来他就是菏泽民间摄影家张玉峰。 “小时候喜欢让别人照像,每次村里来了照相的,我都会从村东头跟到村西头,看见别人拿着相机就非常羡慕,从小就想着拥有一部自己的相机。”张玉峰说,1996年高中毕业后,他就开始打工。源于对摄影的热爱,张玉峰拿出家中仅有的900元积蓄,买了一部凤凰135相机,开始跟随摄影老师学习摄影。“当时的900元钱算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为此不少人都说我不务正业。” 张玉峰还特地购买了《新闻摄影概论》、《摄影用光》等书籍,“在田间劳作时,兜里都装着书,往往是左手放下农具,右手掏出书籍,认真阅读。”慢慢地,张玉峰的摄影技术得到了不断地提高。 “1997年时,我参加了乡里组织的新闻报道组,摄影特长也得以发挥,农闲时便背着相机穿梭于大街小巷、田间地头,拍摄了大量农村生活题材作品,并用相机记录下农村人的朴实与善良。”张玉峰说,在拍摄过程中,村民憨厚朴实的性格让他感动不已,大自然的自由舒畅更使他流连忘返,一种责任使命感让他用拍摄记录着农村最原始的资料。从此,用相机记录农村的变化便成了他永远的主题。 为了拍摄一张好的照片,有时张玉峰一蹲就是半个小时,“尽管腿都麻了,但等拍出照片后,都会有一种莫名的幸福感。”张玉峰说,每张照片都像他的孩子一样,只要用心去做总能做好。慢慢地,张玉峰的摄影得到了其他人的认可,不少人还专门找他拍照。 农村生活是创作源泉,他要拍出“更美的风景” 2002年时,张玉峰在成武县九女集镇开了一家照相馆,并购买数码相机、摄像机、电脑等设备,“从此后摄影也成了我的职业,摄影更是我生活的全部。” 随着近年来农村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的风光、人物、民俗都成了张玉峰镜头的焦点。他经常深入农村,把镜头对准头朝黄土背朝天的父老乡亲,把农村的新鲜事儿用相机记录下来。 无数的摄影家都拍过有关农村的照片,“如果按照前人的方式去拍摄,仅凭借技术和装备,永远也别想超过前人。”张玉峰的身影便经常出现在大街小巷,与老人聊天、看孩子们嬉闹等,用相机捕捉感人的镜头。 多年的摄影生活,也为张玉峰创造了一定的效益,但他不忘回报社会,不仅经常为贫困户免费照证件照,还为行动不方便的人上门服务。2010年为该镇的宋某免费照相时,得知他家至今没有电视机,张玉峰还为他赠送了一台彩电。 2012年11月份,菏泽市委组织部、菏泽市文联、菏泽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菏泽市文广新局共评选出54名菏泽市首批乡土文艺人才,以推进乡土人才培育工作,张玉峰就在其列。 “我出生在农村,是农民的儿子,对农村有着特殊的感情,它不仅是生我养我的故土,更是我创作的源泉,用相机记录下农村的变化,以寄托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张玉峰说,“现在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诸多的新鲜事儿也给我的摄影创造了优越的环境,今后,我将一如既往,用手中的相机、摄像机拍摄出农村更美的风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