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当生老病死接踵而来
  • 2013年12月08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口述:蔡 妮 记录:舒 平
  第一次见过我的人,都说我长得像歌手韩红,可想而知,我有多么的心宽体胖。我是1982年出生,属于第一代独生子女吧,小时候除了没有兄弟姐妹,一个人孤单点,其他的都还好,算是喝着可乐长大的可乐女孩。
  之后,去北京上大学,找工作,买车买房,结婚生子,才渐渐有了生活的压力。但这些压力,也是生活的动力,我没觉得有多苦。我在保险公司做管理工作,老公在中关村做软件,我是济南人,老公家在安徽农村。每年,我们总要在经济上支援老公的兄弟姐妹,或者,他们一大家子浩浩荡荡来北京叨扰我们一阵子,我也当做闹剧一样笑呵呵接受。
  直到三年前,我妈脑溢血突然去世,我才算真正从一个别人眼里胖乎乎的傻丫头长大成人了。我妈走后,我想让老爸和我们一起生活,但老爸无论如何不愿意。理由很简单,因为我爸身体也一直不大好,得的是很严重的肺气肿,到了冬天,喘气都困难。这些年,我儿子基本是他奶奶带大的,儿子和奶奶感情很深,而且,我老公也说过,他想把他父母留在身边,在城里安享晚年。这样,我爸就更不方便和我们生活在一起了。
  这两年,只要有时间,我就北京济南两头跑,好在现在高铁速度快,来来往往辛苦点,也勉强能照看一下老爸。但不知道是不是我妈的猝然去世对老爸的打击太大,还是年龄大了,免疫力差了,反正,老爸的身体是每况愈下,今年冬天,更是举步维艰。
  十月中旬的一个周末,天气不错,我和老公带着老人孩子去天坛公园玩儿,当时,我就想这么好的天气,要是老爸能出来走走该多好。站在回音壁前,我突发奇想给老爸打电话,结果,电话也接通了,就是听不到说话声,我心里咯噔一下,就想,坏了,别是老爸出什么事了。我赶紧给我姑妈打电话,等她赶过去,才知道老爸持续发高烧,肺部呼吸无力,嗓子已经不能说话了,非常危险。等我赶回去,老爸已经送到医院急救,好在是老毛病,戴上吸氧罩,输液后,病情很快就控制住了。
  因为到了冬天,呼吸内科的病床特别紧张,老爸被安排进了一个八人间,里面凑巧有他的病友,都是老人,吸着氧气,互相聊聊天,按老人们的说法,倒也不寂寞。别的老人,主要是老伴照顾,老爸是例外,由我这个独生女儿陪护,姑妈每天中午给我们送一顿午餐。考虑到我自己24小时守护在病床前,身体也吃不消,白天就请了一位护工,晚上我自己再过去陪老爸。老爸的嗓子只能发出微乎其微的一点声音,人消瘦得特别厉害,看着让人心疼。但老爸却心疼我,不停催我说:“你赶紧回北京去,我请护工就行!”
  半个月后,在老爸的坚持下,我给老爸办了出院手续,然后一再叮嘱护工好好照顾老爸,然后,我自己马不停蹄赶回北京处理一些工作上的事情。哪知道才过了三天,半夜一点多,护工打电话过来说老爸病情又复发了,已经送到医院抢救,这次情况更危急,医生给他用上了两台呼吸机。那一刻,我握着话筒的手直发抖,不知道老天为什么这么残忍,要让我的父母双双饱受病痛的折磨!也是从那一刻起,我的神经变得特别脆弱,半夜里常常会被噩梦惊醒,然后久久难以入眠。
  老公和婆婆时常安慰我说,生老病死是谁也避免不了的,让我不要太难过,但我的悲伤还是会像决堤的洪水一样涌来,尤其是我一想到,老爸一个人孤孤单单躺在病床上,就更加难过。那天,我去老爸家里拿一些换洗的衣服,一个人环顾着熟悉的房间,年少时,和爸妈一起相守的幸福时光还历历在目,可是一转眼,妈妈已经永远地不在了,爸爸正躺在医院的病床上生死未卜,当生老病死接踵而来,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我甚至联想到了我的孩子,等我们老了,儿子独自面对爸妈的生老病死,也会是多么无助!这一切,成了我心理上最大的障碍,不知道该怎么迈过去……
懂得死才能明白生
□天 舒(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生老病死,乃人生之常态。每分每秒,都有新的生命呱呱坠地,也有长短不一的生命倏然而逝。就在上个月,我认识的一位老人以96岁高龄仙逝,36岁的女同事查出肺癌晚期,上海4个月大的男婴被伯母分尸。生老病死,每时每刻都和我们如影随形,只是我们不愿意正视罢了。
  佛说生命只在呼吸间。看《唐山大地震》、《海啸奇迹》、《泰坦尼克号》等灾难片,对生命只在呼吸间能够产生非常深刻的理解。谁也无法把握自己生命的长度,《传道书》说:无人能够留住生命,也无人能够掌管死期,这场征战无人能免。我们每个人,都必须面对和亲人的生死离别,有些来得早些,有些来得晚些,但或早或晚都会来的。对蔡妮来说,和亲人的生死离别比别人来得早些,所以她要承受的痛苦也比别人多些,这种痛苦是生活给予她的,除了接受,别无他法,因为没有人能和生活讨价还价。
  小惠是我的好友,妈妈癌症病逝时只有50岁。妈妈病逝后,痛彻心扉的她接爸爸同住。8年后,爸爸也因心梗撒手人寰。小惠对我说,千言万语也无法表达万分之一的痛苦和悲伤,但值得安慰的是,爸妈在世时,她对他们始终孝敬。这份孝敬让她在和父母生死离别的痛苦中至少有心灵的安抚,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她自然也有,但父母在的时候她的孝心,让她在对父母的思念中没有自责、内疚和悔恨。由于和父母分离得早,也让她更加珍惜活着的每一天,珍惜和丈夫、女儿相处的每一分每一秒。不仅如此,她对有缘相见相处的每一个人都心怀善意和尊重。因为父母过早离世,她对生死比别人多一分洞察,更加懂得生命的苦短,所以很少因为鸡毛蒜皮的日常琐事费心耗神,她更看重精神的追求和富足,踏踏实实地过好每一天,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她常说,生命的质量和深度比生命的长度重要得多。
  小惠的经历也许对蔡妮有所帮助,很多事情,我们都是无能为力的,也只能在生活给予我们的客观情形下,努力做到少一点遗憾少一点悔恨。此刻,上了呼吸机的父亲或许已生命垂危,如果真是如此,做好临终关怀是他最需要的。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陪伴在父亲身边,是对父亲也是对蔡妮自己最好的安慰。台湾苏绚慧的《当伤痛来临》、《请容许我悲伤》两本书,推荐给蔡妮,一定会有所帮助的。另外,《西藏生死书》对蔡妮也会有帮助,学习死亡的功课其实是每位热爱生活的人都应该做的,明白了死亡是怎么一回事,才能更好地生活,让活着的每一天都充满质感。
  我们国家是缺乏信仰的国家,有信仰的人是极少数。宗教信仰,最终解决的都是生死问题,所以有信仰的人对死亡的恐惧会少甚至没有。也许,拥有信仰是蔡妮适合的选择。
  最后我想和蔡妮说,努力活在当下吧,对于未知的事情不必提前预支恐惧和悲伤。孩子长大后,必然也要经历和我们的生死离别,这是生活给予他们的痛苦体验,唯有体验过这种痛苦,才能更加清醒珍惜地活着。祝福深深。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A01版:重点
 A02版:重点
 A03版:壹读
 A04版:壹读
 A05版:身边
 A06版:身边
 A08版:拍客
 A09版:青未了
 A10版:青未了·心理
 A12版:娱体
 A13版:娱体·运动
 A14版:娱体·运动
 A15版:天下
 A16版:天下
 B01版:娱码头·周刊
 B02版:娱码头·焦点
 B03版:娱码头·红人
 B04版:娱码头·看片室
 B05版:爱运动·周刊
 B06版:爱运动·大看台
 B07版:爱运动·荣誉室
 B08版:爱运动·混合区
 C01版:今日济南
 C02版:今日济南·都会
 C03版:今日济南·都会
 C04版:今日济南·乐活
 C07版:今日济南·华不注
 C08版:今日济南·华不注·漫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