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B01版) 近年来,全国各地深入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实行竞争性选拔干部,一批优秀干部凭借自己的真才实学走上了领导岗位,为干部队伍输送了优秀人才、新鲜血液。但是,一些地方在公开选拔干部中也存在诸多问题,比如“萝卜招聘”,让公开选拔变成了“量身定作”、“暗箱操作”。同时,公开选拔中,“80后”干部屡被违规提拔也广为公众所诟病。 网友“涿鹿闫华”认为,如此一来,公众不仅对选出的干部有疑虑,进而会对公开选拔制度的可行性、科学性产生怀疑,严重影响了选人用人的公信度和满意度。究其根本,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公开选拔干部缺少必要的外部监督。 “引进面试观察员制度,恰恰是通过让‘局外人’现场观察公选的全过程,加强公选的外部监督,确保公开选拔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网友“涿鹿闫华”说。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张康之认为,近年来中共加大了领导干部竞争性选拔的力度,因为确保选拔的程序正义非常重要,这关系到党内民主是否能够在循序渐进的基础上逐步展开。官员选拔引入“面试观察员”制度,对中共党内民主的发展十分有利。 “过客”观察员 期待上场打分 从湖南省2011年在公选公招中实行“面试观察员”制度至今,才走过了2年时间,这项机制还处于“试水”阶段。在公选面试过程中,不能对考生进行打分,导致面试观察员对考生的评判无法直接影响最终选拔结果。 在此次湖南省公选“厅官”面试中,如同工作人员所说:“观察员的主要职责就是对考官进行监督。” 不过,社会观察员马婷在考场上监督考官的同时,也在心里默默地给考生“打着分数”。 “监督考官的打分客观不客观,首先得知道考生的回答水平高不高,这么一比较,其实就是给考生打分。”在考生回答考官提问时,马婷也同步记录下考生们答题的要点。 对于考生的答案,马婷需要分析对方“好在哪?哪些需要改进?他们的性格是什么样子,是强硬派还是温和型”? 中央国家机关工委统战部部长谈宜彦在《领导干部成长八论》一书中也提到:通过把干部考核评价的标准、要求和程序交给群众,把干部考核评价的过程亮给群众,把干部考核评价的权力更多地赋予群众,实现从单一的“官评”到“官评、民评”相结合,真正把那些群众信任,能干实事的人选拔上来。 但是,“民评”目前在公选公招中占据的比例非常有限。 在此次湖南省“厅官”公选面试引入社会观察员后,有时评者提议:让社会观察员像法院陪审团一样,有权利说出自己的意见,可以打分,在面试程序占有一定的权利比例,对考核的结果拥有干预权,甚至拥有否决权,如果能做到这些,必然是干部选拔最公平、公正之时。 其实,“面试观察员”制度也在逐渐完善、进步。2012年,在湖南省资兴市委组织部下发的《完善竞争性选拔机制,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文件中提到,“建立面试观察员制度,从市委办、人大办、政府办、政协办、武装部、纪委等机关单位和‘两代表一委员’、网民代表、市委督办员中邀请人员作为面试观察员。在每场面试之前,从观察员中随机抽签确定一定人员作为评委参与面试评分。面试结束后,观察员需填写《面试工作满意度评价表》,对面试试题、面试评分、面试评委、面试组织以及面试工作总体印象作出满意度评价。” “网民代表”、“参与面试评分”等突破原有“规则”的新举措首次出现在“建立面试观察员制度”的官方文件中。 此次湖南省“厅官”公选面试结束后,湖南省公选办的工作人员透露,湖南省在今后的省管干部公选面试中都将面向社会征集观察员,形成“惯例”,让面试工作更加公开、透明。 当然,民间评论者们也在为“社会观察员”制度出谋划策:在社会观察员产生环节,要以社会征集、网络征集、自己报名和联名推荐等多种方式广泛推选,同时要设计农村、城市以及相关的行业,确保产生的社会观察员真正来自于普通大众,不流于形式,避免成为一场赚取民意和吸引眼球的作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