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然 我的孩子一直是妈妈帮我带。在我所居住的院子里,80%是姥姥带第三代。可能是女儿更加娇贵、娘家妈更适合伺候月子的缘故,这种有别于传统的奶奶养育第三代的情况在十年前就开始出现,如今更是普遍。每次院里几位姥姥揽着各自的外孙凑在一起聊天,都要大力证明姥姥看孩子的好处。 我妈确实心疼外孙。小孩出生前,她就提出,不能抱小孩,以免他养成要求抱的习惯。结果月子里,每当小孩撒娇哭,总是她第一个抱起来。在养育小孩的初级阶段,我妈讲究人性化养育,比如,小孩试穿一件棉袍时,胳膊打不过弯,急得哭了;我妈立刻把棉袍脱掉,说不能穿,小孩都吃不到手了。之后,我妈学习西方育儿经,坚持给小孩用尿不湿,并吩咐我买最好的,这样大家省出了洗尿布的时间,可以陪孩子说笑、玩闹。我妈还忙着开始早教,首先就是竖着抱小孩,让他看立体的、活动的、充满颜色的世界,接着就是抱着他看雨、看云、看树叶、看风把树吹动,并在他耳边一遍遍地说。她还说,要给孩子说“大人话”,不要跟着他说叠音词,以及“大哞哞”(汽车)这类指代词……这些细节教育也影响了粗枝大叶的我,于是教给孩子的物品名称都是力求准确。当在恐龙乐园,大一些的孩子指着天空说“大鸟”,而我的小孩在一旁口齿不清地说“翼龙”时,我感到了这种教育基础的重要性,并有了成就感。同时,睡头型、月子里不洗澡、不把尿、“包粽子”似的裹住婴儿等老法,在我家从未出现,我妈说,要让小孩自由自在地长大。于是,我的小孩因为尿不湿、头型而多次在院里受到质疑和善意批评,我妈偶尔辩白,大多是不吭声。我从书上看过,西方父母是不会干涉其他人的养育方法,他们只会管打骂小孩的“闲事”,这与中国几乎相反。只有西方的方法,没有西方的环境,我妈替我顶住了压力。 小孩不经意间就长大了。朋友的小孩,传出的都是姥姥帮外孙跟其他小朋友抢东西而被对方家长告上门这样的事。而在我家,都是姥姥和小孩一人拉一头地来回抢玩具、姥姥和小孩抢着背诗而把小孩气哭、姥姥和小孩对打N个回合最终把小孩打疼的故事。对此,我妈的理论是:要给小孩挫折教育,家里必须有个管教小孩的人。 很多家庭,对小孩都是众星捧月。有理论称,年轻父母火气旺盛,对孩子容忍度低;而越是年龄大的长辈,对人对物看得更开,因而更宽容。我妈就不太符合这个理论,她管教孩子比我还严,很多时候我都会跟小孩站一边对抗她。很快,我妈就包揽了批评、禁止以及喂药等“恶人”行为,“好人都被你们当了”成为她的口头禅。于是,一个“狼外婆”诞生了,我妈嘻嘻哈哈地这么叫自己。小孩现在大些了,出于对管教的天然反抗,他很少主动亲近姥姥,而且每次看到姥姥,第一反应是伸手去打。我对此一点办法都没有。好在老妈乐观开朗,并依旧有着自己的证明:同事、朋友那些被惯坏的小孩,小时候都被她毫不留情地管教过,现在他们都已成家立业,说起我妈来都是真诚地感谢。不知道我的小孩要在“挫折”中长到多大,才会明白“狼外婆”给他的是最深沉的爱,并产生感恩的情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