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防空识别区: 捍我主权 11月23日,中国政府宣布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覆盖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设立防空识别区的目的在于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领空安全,不针对任何特定国家和目标,不影响有关空域的飞越自由。针对周边国家的说三道四,中方表示坚决反对。 东海防空识别区公布实施后,中国军队对防空识别区内各种航空器的活动情况进行了全面监管。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耿雁生介绍,至12月22日,共掌握其他国家和地区军机近800架次进入我防空识别区活动,23个国家和地区的56家航空公司向我民航通报飞行计划21475架次。根据我空防安全需要,中国军队出动侦察机、预警机和战斗机51批87架次,赴有关空域执行例行巡逻警戒以及必要的紧急识别查证等任务。
叙化武危机: 步步惊心 2013年叙利亚局势的风云变幻看得人心惊肉跳。8月,美国先前认定叙利亚政府使用化学武器,逾越“红线”。不到一周时间内,美官员不断放风要动武,美军迅速完成动武军事部署,联合国调查小组匆匆完成化武取证工作撤离,种种迹象显示对叙动武难以避免。 在军事打击一触即发之际,9月俄罗斯提出“以化武换和平”方案,并随后与美国就销毁叙化武达成协议,叙加入《禁止化学武器公约》,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关于叙化武问题的第2118号决议,要求叙利亚与禁止化学武器组织和联合国合作,消除其化武计划。局面峰回路转。 叙利亚国内危局持续两年半,叙政府、反对派针锋相对、异见难弥,明年1月22日将召开第二次叙利亚问题国际会议。各方会谈成什么样?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伊朗核谈判: “谈”得云开 艰难前行的伊朗核问题谈判在临近年终时终有所获,伊新任总统鲁哈尼“切换”灵活姿态,先后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签署合作路线图,与伊核问题六国(美、英、法、俄、中、德)在11月24日达成第一阶段协议。伊朗同意暂停生产5%以上的浓缩铀、稀释或转化库存的丰度为20%的浓缩铀、同意让其核设施接受从未有过的国际监督,西方国家则放松对伊朗的制裁。 这一协议大大降低了伊核问题引发战争的可能性,有力维护了中东的稳定。没有持续10年之久的国际谈判,特别是伊核问题六国与伊朗的反复磋商,寻求妥协,美、以对伊朗的军事威胁就难以缓和。不过,虽然政治进程取得进展,但是伊核问题仍处深水区,政治进程的继续推动依然面临风险和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