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宝庆
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的茅屋,人们是常见的,但说烟台街上的海带草房,就鲜为人知了。海带草房因房顶是海带草做的而得名。从开始出现在烟台街上距今约有百年了。海带草房毗连成片,集中在东起罗锅河,西到肇台油脂公司,北从北马路以南至艺都影院。一栋栋一座座大小高矮的海带草房,就成了烟台街上独特的景观。 当时俺家就住在北马路往南五六十米处的乐善街1号。栖身的4间海带草房,是祖父母和3个儿子全家老少一起动手盖起来的。屋顶用的海带草,是大海里野生野长的一种带状褐色的海草。昼夜不息的潮涨潮落,每天总会把一些海带草冲到岸上。靠海的居民趁退潮时,用手或使杈把海带草捞起来,摊放到沙滩上晒干。经过十天半月的捞取和晾晒,再把干燥的海带草整理成一束束的来代替瓦。用一块块木板涂上沥青竖直排列起来埋入地里一截并夯牢,然后把从海边捡拾的砖块、石头,紧贴着木板垒起来,这就是海带草房的墙。房梁和椽子都是用槐树枝干拼凑成的。用几块厚木板锯锯刨刨,再钉起来就是门了。有了房子框架,最后把一个个海带草束子从上至下自左往右紧密地衔接起来,再将束子之间抹上掺和麦秸草的黄泥。到此,海带草房就盖好了。当年的海带草房是贫穷人家的栖身之地,是烟台历史上的一页。俺家祖孙三代就在这样的海带草房里住了30多年。 在漫长的岁月里,让我终身难忘的是每逢下雨,母亲总是彻夜不眠提心吊胆地守在灶间,眼瞅着穹苍,嘴里不断地祷告着:“天老爷你睁开眼不下了吧,可怜可怜俺家吧。”母亲是害怕绵绵不停的大雨淋塌海带草房,危害她的儿女。母亲用虔诚的心,用无与伦比的母爱呵护着自己的孩子。 俺家住的乐善街地势低洼,大雨大涝小雨小涝。依稀记得,上世纪70年代的一年夏天,滂沱大雨连下了三四天。住在乐善街和近在咫尺的三明街的居民家家都程度不同地进了水遭了淹。俺家院子里的积水有二尺多深,街门口的水深过了腰。全家大小用水桶或用脸盆,使劲地从院子里往街上舀水,直到天放晴雨住后一两个钟头,才把水舀完。 乐善街和三明街遭遇涝灾引起市区领导的关注。在这些时日里,一个改造涝洼区让居民安居的规划出台了,烟台旧城区改造也从此开始了。消息传开,居民奔走相告喜笑颜开,都说感谢政府,终于熬出头了,再也不用住漏雨透风的破烂海带草房了。 数年后,在乐善街和三明街上,幢幢高大的楼房拔地而起,低洼狭窄的泥道也改建得又平又宽。按当时的规定,两条街上的居民都得到了应得的楼房。俺家也住进了三间宽敞坚固的新楼房。其时年届八十的母亲在儿孙们簇拥搀扶下走进新家时说的头一句话就是:“做梦也想不到,这辈子还能住上楼,再也不怕老天爷下涝雨啦!” 海带草房从上世纪80年代初就消失了,现在只有在人们的记忆中让它再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