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个小区里,商品房是毛坯的,只有我们的廉租房是装修了的,地板、暖气、煤气灶具、马桶一应俱全,带着被褥就能入住。”现年45岁的韩斌和妻子没有正规职业,唯一的女儿还有智力障碍,他们一家租住在城北一处老房子里,每月1150元的房租是一笔庞大的开支。 很快,韩斌一家就不必再为住房担忧了。“现在正在定做家具,做完就搬进来。”韩斌一边介绍着房内一应俱全的设施一边说。 韩斌准备入住的璟台小区位于青岛市的中央商务区,周边房价每平方米高达18000元,韩斌这套50平方米的廉租房每月只需缴纳37.5元的租金,离女儿学校也不足2000米。 保障房建设是民生工程,但青岛有现实难题:主城区南北狭长,没有足够土地建设大规模保障房;城市远郊生活不便、配套不全。 为了解决这个矛盾,青岛市规定,凡是规划为住宅的房地产项目,全部配建一定数量保障性住房。新增建设用地规划为住宅的,按不低于20%比例配建;城中村和旧城改造,扣除拆迁安置用房后,按不低于5%比例配建;企业用地规划为住宅的,也根据不同情况,按25%—45%的不同比例配建。 保障房建好了,首当其冲的就是如何分配,在这方面,青岛同样走在全国前列。 52岁的杨柳退休工资涨了两次每月才1200多元,一个人带着儿子生活,申请保障房三四年,始终没摇到号。 去年开始,青岛对配售方式进行调整,根据申请人家庭住房、收入、年龄、家庭人口和申请准购时间,计分排序。去年,杨柳顺利申请到了一套60多平方米的经济适用房。 本报记者 李钢 高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