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代表旁听中院审理的该起知识产权纠纷案件。(图片由法院提供)
本报记者 周衍鹏 本报通讯员 吕娇 时满鑫
日前,岛城某大型商超接到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的传票,原告是大名鼎鼎的“乐扣乐扣”。原来,该商超售卖的一种印有“ecolife”英文字样的水杯,涉嫌侵犯“乐扣乐扣”的商标权,被对方起诉索赔25万元。12日,市中院开庭审理了此案,双方争议焦点是杯身使用相同英文字母是否侵权。当日庭审后,双方均同意调解解决。
案情 水杯杯身现“ecolife”,岛城商场变被告
12日上午,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作为市直机关工委开展“人民群众进机关”活动的第一家单位,举办了“法院开放日”活动,当天共邀请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普通市民代表75人走进法院,听取法院工作介绍,参观立案窗口、审判法庭,与法官面对面交流,近距离感受司法,了解法院工作。此外,还现场旁听一起典型知识产权案件的庭审过程。
案件原告是北京乐扣乐扣贸易有限公司,系韩国乐扣乐扣株式会社在中国授权使用“ecolife”注册商标,并有权以自己名义对侵权行为提起诉讼的唯一企业。而作为被告的两家公司,分别为上海某日用品有限公司和青岛某大型生活超市有限公司。原告方认为,两被告经销的水杯杯身上突出使用“ecolife”商标,易引起消费者对商品来源的混淆,侵害了原告的合法权益,因而请求法院判令两被告立即停止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行为,判令被告赔偿原告经济损失25万元,并在报纸上刊登声明公开消除影响,销毁所有库存。
“涉案商标知名度低,并且侵权水杯上明确写明‘某某’品牌、生产者、联系方式等信息,可以区别商品来源,不会造成消费误认,给原告造成的损失很小。”两被告的代理律师对原告提出的诉讼请求并不认可,双方的争辩就此展开。
庭审 商标是否侵权,双方争论不止
“通过调查,原告发现两被告在各自的经营场所内,擅自销售印有‘ecolife’商标的水杯,但两者均没有该商标的使用权。”在法庭调查阶段,原告代理律师现场拿出之前购买的水杯,以及“ecolife”注册商标的公证文书与韩国乐扣乐扣株式会社的《知识产权使用授权书》当作证据,以证明两被告涉嫌商标侵权,“杯身所印的英文字样与本公司所生产产品的正规商标完全相同,明显构成侵权。此外,涉案水杯做工粗糙、质量低劣,严重影响了原告的产品形象,给原告造成损失。”
“涉案注册商标为英文字母‘ecolife’,2011年才在国内注册,知名度较低,实话实说,不是经过本案,我们根本不知道这个标示为乐扣乐扣公司的注册商标,更不知道该商标用于水杯。”对于原告的说法,两被告都不认可,称涉案水杯平均售价为6.4元/个,且产品技术附加值极低,竞争充分,利润非常低,认为对方要求侵权赔偿额过高,且无证据证明。
作为被告商超的代理律师称,通常情况下,普通消费者选择乐扣水杯的依据是“LOCK&LOCK”或“乐扣乐扣”字样的商标,而非本案中“ecolife”商标,并且本案侵权水杯中的显要位置放置了《滤茶杯说明书》,上面明确写明生产者为“台州市某某塑料厂”,同时标注厂址、电话、传真、网址、执行标准等内容,只是在水杯外壁上使用“ecolife”字样。同时,所售水杯已分别取得中国商品条码系统成员证书及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产品证书认证,系合法产品。因此被告认为,上述信息足以让普通消费者区分涉案水杯与乐扣乐扣公司水杯,普通消费者不会因为涉案水杯上使用“ecolife”字样而误认为与乐扣乐扣水杯有关联关系,也就不会造成消费误认,原告因此受到的损失也就很小。
结果 双方均同意调解解决
听取了原被告双方的辩论意见后,法官又征求双方是否愿意调解,双方均表示愿意。但在随后的当庭调解中,双方因赔偿数额问题没能达成一致。法院将在庭后继续组织双方进行调解。当天的审判长表示,法院会根据两被告的经营规模、种类及其承受力尽量予以协调解决。
庭审过后,作为被告之一的青岛某大型商超代理律师向记者坦言,“公司在接到中院传票时,也感到非常意外”。据该律师介绍,涉案水杯是公司同青岛某商贸有限公司签订的购销合同,由该公司向商超供货,而该供货商的相关证照齐全,因此商超事实上已尽到了合理的审查义务。根据商标法第56条第三款的规定,销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能证明该商品是合法取得,并说明提供者的不承担赔偿责任,所以公司不承担任何赔偿责任也在情理之内。
另一被告也认为,指控的侵权产品既然是“某某牌塑料水杯”,那么被起诉的就应该是该水杯的生产厂家才对,而非两家卖场,原告明知水杯生产者却不起诉生产者以从源头上阻止侵权,不排除是恶意诉讼,借“维权”的名义攫取商业利益。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