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建20万车位,仍有60万缺口
规划不足、绿色出行“难产”加剧停车难
2014年02月1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11日,山师二附中门口东首,见背后有车驶来,一个男孩慌忙往前跑。该路段是单行线,但随着附近小区车辆增多,许多车都停在了单行线上。  本报记者 左庆 摄
  11日,在燕子山路,由于周边小区停车位不足,附近居民只好将车停在大马路上。 本报记者 左庆 摄
   本报见习记者 王皇 李师胜 本报记者 王光营       
  大量停车纠纷的背后是停车难的现实。记者了解到,随着汽车保有量持续增长,截至2013年底,省城机动车保有量达1418817辆,而车位缺口高达60多万个。
  停车难日趋严重,对于不少开车族来说,“抢车位”成了必备技能。同时,车位挪作他用、绿色出行不足均加剧了停车难。

机动车保有量高,车位住户1:1配置仍不够用
  “无论去单位还是回家,每天最神奇的就是发现竟然还有一个车位。”12日,在济南市经七纬二附近某证券公司上班的小王告诉记者,由于单位在闹市区,仅有的一个路边收费停车场无法满足需求,停车就成了上班前的一个“大战”。
  为此,该单位与邻近小区协商,以小区居民可以来免费接水为条件,换来了部分车辆停车权,但仍难彻底解决员工停车问题。
  “交警下班了我才敢回家,白天临时停一下,有时也很快被贴条。”家住岔路街17号院的范先生告诉记者,小区是开放式老小区,没有规划停车位,小区50多辆车以前都停在楼下。如今楼下不让停车了,他只能冒着被贴罚单的风险继续在自己楼下停车。
  而千佛山东路的山润家园是省城为数不多的3A类住宅,小区有100多住户,但建有20个车库、60个车位,另外主道两侧还划出了20个车位,车位与住户比例几乎是一比一,可还是不够用。该小区物业工作人员李女士介绍,小区不少住户都有两三辆车,一到晚上,小区内车停得满满当当,还经常因为乱停车而导致堵塞刮擦。
停车位被挪用,一个超市就占去数百个
  “济南去年新增20多万个停车位,但缺口依然有60多万。”济南交警部门介绍,济南的汽车保有量超过140万,与2004年相比,增加了1.75倍。虽然车位挖潜每年增加,但仍难满足需求。
  据济南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调查,济南市中心城区2013年出行总人次日均达到725万人次,机动化出行比例上升至43%。其中,小汽车出行比例增加幅度最大,10年来翻了两番。
  “停车位缺乏,除了车辆增加较快外,和当初的规划设计不到位也有关系。”山东交通学院现代交通研究所所长蔡志理认为,老旧小区停车难的问题日益突出,主要是由于原来建设小区的时候没有考虑到停车问题。
  另外,在不少新建小区,开发商倾向于一次性出售车位,居民嫌贵不愿买,让不少车位被闲置。
  “即使在市区现有的车位中,有的还经常被改作他用。”业内人士透露,济南市区有将近30万个停车位,但不少被改作商业用途。
  据了解,经十路某广场地下一层停车场东半部分就被改成了超市,占用了数百个车位。

自行车道被占,绿色出行难实现
  “解决停车难,应该转变思想观念,减少对私家车的依赖。”山东大学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主任张汝华表示,政府部门应该改善公共交通,鼓励市民增加绿色出行。
  “其实我坚持了一段时间骑自行车上班,最终还是放弃了。”在省城某事业单位上班的薛先生表示,他曾尝试减少驾车,骑自行车和乘公交车上下班,但自行车道经常被机动车占用,通行不畅,混在车流中也不安全。而转乘公交,公交站台附近却没有停车位,于是在接连丢了两辆自行车后,他最后还是选择开车出行。
  济南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工作人员介绍,济南市民对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环境的满意度不足三成,主要原因是车道的安全性、连续性不够。
  而有些路段公共交通覆盖率低,再加上最后一公里难解决,绿色出行往往难以落到实处。
  “校车严重缺乏,家长一般选择开车接送孩子,造成了学校周边停车位时段性紧张。”上述工作人员介绍,省城80%以上的学生享受不到校车服务,接送孩子的车辆导致停车位瞬时严重不足,“公共交通的不足加剧了私家车出行比例,停车位自然就跟着紧张。”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