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放大镜”寻找身边的小快乐
2014年02月1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甘霖          

  一位女作家说过,“很多人喜欢用放大镜放大悲伤,却吝啬地在显微镜下挑剔自己的幸福。”
  我曾经就是那个用放大镜放大悲伤的人。那时候,我的身体被多种慢性病纠缠:腰痛、腹痛、尿痛、胸闷、头晕、低烧、四肢无力、全身刺痛,每天折磨着我。后来我住进医院治病,无论在哪家医院的哪个病房,我都是脸色最阴郁、表情最凝重的那一个。当然,治疗效果也是最差的。不管是比我病情重还是病情轻的病友,在治疗之余都会看看电视、聊聊天放松一下。只有我总是面对着墙呆呆地躺着,满脑子想的都是自己的疾病,以及曾经失去亲人的悲痛,一直感叹着命运的不公,不是唉声叹气就是默默流泪,有时候甚至会嚎啕大哭或者歇斯底里的乱发脾气。在我看来,我的世界变得暗无天日,除了病痛和焦虑,没有一丝一毫的快乐和希望。我夜不能寐、痛不欲生,几乎失去了生活的勇气。
  记得那时,面对整日郁郁寡欢、悲观厌世的我,两个妹妹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姐姐,只要你能高兴起来,让我们干什么都行。”年老体弱的老妈也因为担心我而经常失眠,可还是写了信捎到医院安慰我。亲人们无微不至的关爱和苦口婆心地劝导让我渐渐地意识到,我的悲观焦虑不但给自己套上了无法自拔的痛苦枷锁,也给爱我的家人带来了无法言喻的困扰和伤害。
  有一天,我在报纸上看到了一篇奉劝人们珍惜身边小快乐的文章,虽然只有短短的几行字,我依然感觉如获珍宝,小心翼翼地把它剪下来贴在了床头上。从此,我按文章中写的那样,开始尝试着寻找生活中的小快乐。每天临睡前,我就回想当天的经历,从中挖掘那些曾经被我忽视的细小快乐:比如老妈的感冒痊愈了;儿子考了好成绩;妹妹送给我一瓶心仪的香水;老公给我买了养生的书籍;从报刊杂志上看到了一篇喜欢的文章;吃了一个香蕉没有拉肚子等等。甚至我还会想:现在冬天家里有暖气了,怕冷的我再也不用像小时候那样穿着毛衣、毛袜子睡觉了;还有全自动的洗衣机帮着全家人洗衣服,再也不用像妈妈年轻时那样用搓板吭哧吭哧搓洗了。虽然这些小快乐无法与病痛抗衡,但是我会尽可能找到多些、更多些,让它们在数量上占到优势。这让我慢慢相信:生活中的快乐还是比痛苦多一点的。 
  以前,我总是喜欢写一些辞藻“华丽”、格调“哀怨”的散文或诗。现在,我开始记录那些生活中的点滴快乐,那些生活气息浓郁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家人、朋友的幽默话语和有趣的生活小片段,都被我记录下来整理成小段子,有很多发表在了报刊上。那些小段子能博家人和朋友一笑,也能让自己翻看时重温当时的快乐。看来,我不但学会了寻找生活中的小快乐,还学会了让快乐加倍的办法,让细小的快乐衍生出更多的快乐。
  虽然现在那些慢性病的病痛还时时伴随着我,可是我不再用放大镜放大自己的悲伤,而是拿起“放大镜”寻找身边的小快乐。汇聚那些点滴的小快乐,让它们集合成潺潺小溪,流淌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这让我的世界里又有了阳光雨露、鸟语花香,让我重新感受到生命的可贵,生活的幸福美好。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