郓城民营企业家桑圣钦:
十年助学温暖贫困学子
2014年02月1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桑圣钦为浙江大学2012级学生李宗壮发5000元“红包”助学金。
     文/片 本报记者 崔如坤 通讯员 魏忠友        
  他致富不忘乡亲,深感文化和知识的重要毅然走上捐资助学路;他连续十年都向当地县一中捐资10万元;他连续七年每年都会和资助的大学生吃顿新春“团圆饭”并当场向每人发放5000元的红包,他就是郓城民营企业家桑圣钦。
7年新春“团圆饭”暖了寒门学子心
  今年2月6日,大年初七,郓城县圣达酒店四楼的小会议室里暖意融融,“圣达资助优秀贫困大学生新春茶话会”如期举行。20多名优秀大学贫困生围坐在郓城民营企业家桑圣钦周围,汇报着各自的学习成绩,和桑圣钦话着家常。
  2007年春节,桑圣钦把资助的高考生张冰、梁尔堂等5名优秀贫困生接到自己家中,让妻子为他们做了一桌可口的新春饭,还为每个学生发了5000元的红包。
  从那年起,这就成了个惯例。每年正月初七,他都会和孩子们一起吃个新春“团圆饭”。
  当年的贫困大学生也由5人变成了10人、15人、20人……
10年爱心助寒门学子重返校园
  桑圣钦家住郓城县黄安镇桑庄村,是县农机公司的一名下岗职工。他从卖农用三轮开始,逐渐发展起纺织、太阳能、印染等行业,成为当地有名的民营企业家。
  然而,随着“家业”越来越大,桑圣钦却为缺乏管理、生产技术人才而发愁,自己当时没条件上大学,大学梦想也始终是他的一个难舍情结。
  在一次校园参观活动中,桑圣钦了解到当地县一中每年都有几十名优秀贫困生面临辍学,他当时就非常痛心,表态自己愿出10万元作为奖学金。没两天,他就安排财务人员将10万元奖学金款汇到郓城一中账户上。
  都以为他只是一时冲动,没想到第二年、第三年……十年了,他总是在暑假开学前把奖学金汇到专用账户上。
“桑大伯就是我们的家长”
  今年的新春“团圆饭”上,北京航空大学大学2013级学生魏聪聪接过桑圣钦递给的5000元红包,感动得一时不知说啥,这对他来说可真是雪中送炭。
  2012年,魏聪聪的父亲不幸离世,母亲二级残疾无法劳动,家里实在没钱供他上大学,当初就是桑圣钦的鼓励并且承诺资助他大学毕业,他才上了大学。
  “私下里,我和同学们对桑总都称呼桑大伯。”同济大学的大四学生李传鹏说,这样才显得亲,每次寒暑假,他都会联系同学们一块去看望桑大伯,从来没有感到拘束,大家聚在一块,聊聊学习的情况,分享一下自己的喜怒哀乐,“我们就是一个家庭,大伯就是我们的家长。”
  桑圣钦每次出差的时候,也总是惦记着是不是在出差的城市里有他资助的学生,哪怕时间再忙,他也会抽出时间去看看,“家长哪有不惦记自家孩子的。”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