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残疾农民的三届“元宵会”
定陶县孟海镇残疾农民曹后华连续三年自费筹办草根元宵联欢会
2014年02月1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元宵联欢会现场节目全是农民自导自演。       通讯员 马剑 宋娜 摄
     本报记者 董梦婕 通讯员 马剑 宋娜        
  三月里来是清明,桃花不开杏花红……2月14日,一场农民自编、自导、自演的元宵喜乐会正在孟海镇东曹行政村举办,这是残疾农民曹后华第三年组织这样的元宵联欢会,会场上人头攒动,精彩纷呈的节目让村民们的掌声和欢呼声一阵高过一阵。
  所有节目自排自演
村民上台个个当明星

  今年47岁的曹后华幼时因患小儿麻痹导致腿部残疾,但他身残志坚,苦练乐器,吹、拉、弹、唱,乐器样样精通,是孟海镇有名的农民艺术家,在自娱自乐的同时,他还想尽办法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
  在村里成立一个农民艺术团一直是他的梦想。2009年开始,他依靠种地获得的微薄收入,一点一滴积攒资金,直到2012年,他自费4000多元买来服装、道具、锣鼓、乐器,正式组建了东曹农民艺术团,并出任团长,随后他将自家田地腾出,改建成文化大院,供农民排练、进行公益演出。
  “像这样的元宵联欢会,我们已经在村里连续举办了三届,每年都是俺们艺术团的村民自排自演,虽然没有工钱,但是每个人都表演得很认真到位。
艺术团成农民“快乐窝”
演员已达50余人

  谈起东曹农民艺术团在当地受欢迎的程度,曹后华告诉记者,现在逢年过节、地方庙会、结婚祝寿等高兴事,大家都喜欢请艺术团去热闹热闹,周边的沙土、柳林、半堤等乡镇都留下过他们的痕迹。
  “我们演出不为赚钱,就为了丰富一下老百姓的文化生活,对于一些单位或者个人给的演出费,他们建立了公开账目,把这部分收入当作活动经费,用来添置或者更新演出设备。”曹后华说。
  经过发展,目前,东曹农民艺术团现有演员50余人,其中年龄最大的76岁,最小的38岁。
政府支持减轻农民压力
农民艺术团要走得更远

  定陶县孟海镇党委书记袁绍林介绍,目前孟海镇已有较成规模的庄户剧团30余家,这些剧团大多三五十人,表演形式包括山东琴书、雷霆大鼓、坠子书、弦子戏、戏曲、秧歌等,很受老百姓欢迎。而农民艺术团在运营中必然发生一定的费用,如服装道具、交通费用等,目前的演出队伍中除个别艺术团有创收能力外,其他基本没有收入来源。
  这几年,县文体局和镇里先后投资10万余元,为农村艺术团购买了唢呐、锣鼓、扇子和演出服装等设备,每年还对成绩突出的农村艺术团予以奖励,鼓励各艺术团不断发展壮大。另外,人才培养也被孟海镇纳入实施日程。将定期举办农民艺术团演员培训,重点培养文艺骨干,更好地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
  “有了国家政策支持,经营压力小了很多。”曹后华说,希望政府不断完善扶持措施,让农民艺术团真正活跃起来。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