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盛时期的富贵大戏院
2014年02月2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周琦
  建筑设施辉煌
  富贵大戏院的前身,是富贵茶园,江西会馆的一个组成部分,原来会馆前院中的老戏台,在20世纪初就不使用了。后移到北部的富贵茶园。据说富贵茶园的前身,曾叫闻善茶园。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由萧应春投资为青衣名角(兼演小生)开设。这里建筑齐整,雕梁画栋,可与北京的广和茶园、庆乐茶园相媲美。后江西会馆出租场子,改成“富贵大戏院”。
  戏院坐南朝北,正门在东西钟楼寺街,西门在南北万寿宫街,向南行便是江西会馆。
  富贵大戏院的大门宽阔高大,古雅庄重。门口两侧有两块较大的上马石,因年久使用磨得青光锃亮。进了大门有一天井,走过天井向左拐就是戏园子,再向里进入戏院,东面便是半圆形的大舞台。台的两边及楼上楼下高而粗的红漆大柱子,支撑着房顶的大梁。西面是二层看楼,整个看楼分前楼、傍楼,均有木质上好的大隔墙椽,木椽上刻有彩绘的飞禽走兽、山水花卉、各类人物等。
名角名戏大戏院
  正楼、傍楼,楼上楼下的座位,有几处是包厢,是为官商绅士、阔太太、小姐们准备的。除此之外还有池子、大墙。院内一律是八仙桌和木条桌。方桌周围放8只椅子或凳子。看戏时桌上摆着干鲜果类的盘碟以及茶壶、茶碗。夏天可吃冰激凌或饮用汽水。茶房可在院子里面跑来跑去,还随时给顾客递毛巾供擦汗用,传递的毛巾飞来飞去,伙计不住地呼叫着。台上唱戏的道具也有专人管理,一会儿搬椅子,一会儿扔垫子,一会儿给演员递小茶壶润嗓子。在看戏的过程中,台上台下混乱一片,再加上演员唱到精彩处或胡琴拉到妙趣横生时,那叫好的、吹口哨的鼓掌观众,搅得整个院子震天响。 
  从1900年~1940年,这一带竟有明湖居、鹊华居、富贵大戏院三个戏院鼎立,还有阁子前街的大舞台,但就数富贵大戏院票价最高。院子建筑及设施恢宏、豪华、亮丽,演员阵容强大,也当数济南之最。济南著名的“易俗社”编排的新剧目,大都是出于该社主任林立山手笔,编的新剧有《西门豹》、《烟鬼唉》、《风波亭》、《指鹿为马》、《节孝园》、《孝女泪》、《胭脂》、《庚娘》等。富贵大戏院文武老生、小生、文武丑角、青衣、花旦、老旦、花脸阵容庞大整齐。如邱步武主演的《红鸾禧》、《南天门》、《玉堂春》、《别窑》、《汾河湾》、《失足恨》等戏红极一时,震动全国,名满四海,后被上海再三邀请,登上上海大舞台,演唱大套戏,同时也带动了不少科班出身的角色。
  那时富贵大戏院的老板陈瑞麟,出身于福寿班,演青衣、花旦兼小生,他演《白门楼》的吕布、《群英会》的周瑜经久不衰,深受群众青睐。该戏院演员阵容整齐,行头考究、美观、时尚,演技精湛纯美,腔调石破天惊,叫座率高。
初学演员的悲哀
  当时富贵大戏院演的戏各种流派都有,但却都是遵循了各种流派的风格。戏院的规章是很严谨的。清末民初至解放前,戏剧演员的生活十分辛苦和劳累,他们冬练三九严寒,夏练三伏酷暑,每日天不亮起床练嗓子,平日里练爬、跑、滚、打、枪、刀、剑、戟,直到练熟。学京戏一般是从幼年开始,每日食谱是窝窝头、咸菜、稀饭、咸汤(豆芽、菠菜等汤),睡觉一般是大通铺,相互挨挤着。有的班主心狠手辣,管教甚严,逼着孩子们背诵戏词,一年内要学会演唱两三出戏,让他们睡阴暗潮湿的地铺,那时有一种说法,“穷生虱子,富长疥”,让他们浑身发痒以致无法入睡去背戏词。穷人的孩子学戏吃尽了苦头,真正成为名角非一日之功。
与时俱进扩大经营
  济南东西钟楼寺街一带,受富贵大戏院的影响,无不在皮簧京戏的熏陶之中,京剧十分兴盛,不管男女老少对京戏都非常热爱,都能哼上几句。   富贵大戏院,除演京戏外,也是济南搞戏报宣传、贴广告戏报子的第一家。戏报子上印着头牌、二牌名伶的名字和所演剧目名称,在大街、小巷及胡同到处张贴,效果很好。
  光绪三十四年(1908)还是闻善茶园时,这里除演京剧外,还在济南城首次开始放映无声电影和文明电影,如《英特大战》、《日本大操》、《火烧红莲寺》等。1904年由闻善茶园改为雅观楼,1909年正式改为富贵茶园,经历风霜雨雪的50年变迁后,改为省直机关汽车修理厂。后来为保护济南的古老文化遗产,在原旧址上重新复修江西会馆和富贵大戏院,现如今在旧址上已经修复竣工,或再现江西会馆和富贵大戏院的辉煌宏伟。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也会进戏院看戏听戏了(资料片)。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