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送药开方子,村民直赞“好”
本报“烟台名医”下乡第二站走进牟平严家庄,为170多名老人送健康
2014年03月0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3月2日讯(记者 宋佳 王晏坤) 1日,本报“烟台名医”下乡活动第二站走进牟平严家庄村,滨医烟台附院12名专家为170多名60岁以上的村民免费体检问诊,现场开出百余份处方。
  2日一大早,牟平区严家庄村村委会收拾出来的那个临时问诊室,挤满了等待问诊、体检、领药的村民。原定于上午9点开始的问诊活动,在热情的村民强烈要求下提前了半小时。
  “烟台名医”下乡活动现场,滨医烟台附院派出心内科、神经内科、眼科、内分泌科、肿瘤科等12个科室副高级以上的专家,现场给村民体检问诊。另外,滨医烟台附院还开来了体检车。记者了解到,该体检车具备胸透、血常规检查、心电图、B超、血压等5项检查功能,医院按照每人300元以上的价格,共为170多名60岁以上的老人进行了免费体检。
  “平时谁舍得去做个体检,有病也都扛着,连感冒药都舍不得买。”78岁的村民王国永说。
  一位村民得知做心电图需要床,而临时布置成检查室的村委会没有床,急忙从自己家里搬来了一张床。
  正是有了心电图等检查项目,滨医烟台附院心内科主任张明哲说,通过胸透、心电图确诊出一位心衰的老人。这个老人的血压是200/110mmHg,情况非常危急,所以建议老人马上到医院就诊。
  此外,首次与本报联手参加活动的烟台燕喜堂医药连锁有限公司也送出免费药,满满5大纸箱、150份免费药赠送一空,总价值6000多元。该公司代表邢炳东说,主要是为村民提供些常规药品,希望能为村民带去实惠。
  滨医烟台附院副书记李祖成表示,很多老百姓患病都是“小病忍,大病扛,病危等着见阎王”,此次查体、问诊过程中发现了不少严重问题。
  牟平区卫生局局长孙昌琪说,“烟台名医”下乡活动确实为老百姓带来了实惠,切实为群众解决了“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我们很重视‘烟台名医’下乡活动,村民们得知能家门口体检看病、领取免费药,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牟平区卫生局副局长赵军说,希望今后能有更多惠民的活动进入牟平。
新鲜! 体检车开进村 老人们第一次做胸透
  在本次“烟台名医”下乡活动现场,除了忙碌的医疗专家和工作人员外,还有一辆“庞然大物”停在村里的活动广场上,那就是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的日式体检车,主要是提供胸透服务。
  对于眼、耳、鼻、喉科等外科的检查,村里大多数老人都不陌生,但心电图、胸透检查对这些老人而言还真挺新鲜的。
  “我今年75岁了,就听说过别人拍‘CT’,但还真不知道是什么样的,今天做了一次胸透检查。”老人王守林说。
  这辆体检车的司机告诉记者,接近9米长的车辆,当时想要拐进村子里也很不容易,因为通向村里的路很窄,还有一条沟,稍有差池就可能掉进沟里。经过一番辗转,才把车开到了村里。
  除了这辆体检车,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带来的心电图机也让村里的老人很感兴趣。
  “看这个图规律很正常,我的心脏没事吧?”做完心电图的老人问一声。“只要不是直线就没事。”另一位老人打趣道,惹得现场众多老人哈哈大笑。
  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心内科主任张明哲拿到老人们手中的心电图后,都会按照心电图记录纸上的内容为老人解读,并提出指导意见。
感激! 没大病却总感冒 感谢送来免费药
  临近活动结束时,81岁的李学玲老人拉着记者的手,高兴地说,这次体检身体很好,血压不高,B超也没检查出问题,就是平时有些感冒。
  一向生活节俭的李学玲老人即便感冒发烧好多天也不舍得买点感冒药服用,儿子偶尔给她带点感冒药,“但是吃了总感觉烧心。”李学玲说着还把她常吃的感冒药给烟台燕喜堂医药连锁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看,询问药是否过期。
  工作人员仔细查看发现,药品的有效期到2013年8月份,工作人员深深叹了口气,然后转身从身后的箱子里取出一份免费药送给老人。李学玲老人得知这份药品是免费赠送时,她高兴地竖起拇指说,“免费体检还有免费药品,这活动是真好!”
  此次活动,烟台燕喜堂医药连锁有限公司共为村里65岁以上的老人发放150份免费药品,每份免费药品的价格在40元以上,分别有大袋板蓝根颗粒、感冒清热颗粒、感冒清胶囊、牛黄解毒片、创可贴等。
  “你们下次去哪儿,什么时候再回来,再来还有免费药吗?”在活动结束时,村民不时追问着内分泌科主任金勇君,金勇君笑着告诉村民,“只要你们欢迎,一定还会再来!”
本报记者 王晏坤 宋佳
  知道名医下乡服务进村了,一位老人拿着前几天刚从医院拿回来的CT片赶来,请现场的专家又给看了一遍,这才放下心来。 本报记者 韩逸 摄
出诊专家名单
  心内科主任张明哲
神经内科主任王道真
眼科主任姜善好
内分泌科主任金勇君
肿瘤科副主任王学雷
口腔科主任杨志诚
肾内科副主任高金祥
心胸外科主任史举彤
消化内科主任曲恒仪
呼吸内科主任林盛翠
泌尿外科主任万银绪
血液科主任王华

送医进户 看望腿病村民
  在严家庄村村委会委员王如明的引导下,部分医疗专家和牟平区卫生局相关工作人员进入33岁的村民曲淑芹家中。因为腿骨受损、双腿肿胀,曲淑芹现在已经无法正常行走,基本失去了劳动能力。
  “因为我腿上的骨头之前受伤接得不好,结果现在根本就不能动了,没法弯曲,更没法走路,现在就是个废人。”面对医疗专家,曲淑芹流着眼泪说。
  看到妈妈哭了,8岁的女儿小瑞依偎到了妈妈身旁,去年刚结束学前班的小瑞,如今本应该坐在一年级的教室里读书,可因交不起一千多元的学费暂时辍学在家。
  记者了解到,曲淑芹的丈夫因平时要照顾她,所以只在近处找了些零工,补贴家用,根本没有积蓄。村里虽然也有些补助,但很难承担曲淑芹的治疗费用。
  滨医烟台附院专家张明哲看了曲淑芹的病情后,认为需要进一步诊疗,如果治疗得当恢复好的话,会慢慢好起来的。
  牟平区卫生局副局长赵军了解情况后表示,区卫生局计划联合区医院对她进行点对点治疗,挽救这个病人,也挽救这个家庭。
问诊送药 看望九旬老姐妹
  2012年8月28日C11版,本报曾以《老姐妹为重病父母守候一生》为题,报道了牟平区武宁镇严家庄的一对老姐妹,只因曾答应要为父母养老送终一生未嫁的感人故事。
  3月1日上午,借本报开展“烟台名医”下乡活动,记者回访了两位老人,并给她们送去了本次活动的免费药。
  “妹妹,有人来看我们来了,你坐起来看看吧。”看到有外人进了家门,王玉芬向屋里边走边喊。
  一个月前,妹妹王玉兰在院子里走动时不小心扭伤了脚,因为老年人骨质疏松,恢复得慢,因而卧床至今。
  “老人这么大岁数了,也算是个福气,脚可能是骨裂了,但岁数太大,也不能做手术,如果疼的话就得拿点消炎药。”说着,医疗专家林盛翠把药方写到了一张纸上,递给了王玉芬。
  “谢谢你们,亲自到家里来看我们,开药方,还送免费药,我们两姐妹太感谢了。”王玉芬说。
本报记者 王晏坤 宋佳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