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把李庙会上泥娃娃卖得火
制造泥塑枯燥、赚钱少,传统文化传承遇尴尬
2014年03月0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庙会上,人们争相购买泥娃娃。
  美国友人Mark买到一个泥娃娃。
     3月2日,农历二月二,惠民县皂户李镇火把李庙会热闹非凡。庙会上各式各样的泥娃娃憨态可掬,形神兼备,受到四面八方游客的欢迎。虽然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河南张泥塑的传承受到不小的考验。
 相关新闻 
  文/片 本报记者 王文彬 本报通讯员 耿沛芳 申建强
美国友人钟情泥娃娃 希望可以远销海外
  泥娃娃添加现代元素
深受消费者喜爱

  “老板这个仙人抱桃的泥娃娃多钱?要一对还能便宜吗?”来自东营的李先生正在和摊主张凯讨价还价。两人经过一番还价后,终于以150元的价格成交。还没等张凯喘口气,又有买家“看上”了这款泥娃娃,不一会儿的功夫,张凯就卖出了十几个。
  与张凯摊位相邻的杜增香,几款别具匠心的马题材泥塑卖得也很红火。“我今年特意将一些现代的元素融合和传统泥塑融合到一起,开发了几款马年题材的泥塑,像马上有钱、马上有儿子、转运马等卖得都很好。我的这些小泥塑价位从5到20元不等,虽然没有大泥塑卖的那么贵,但是生产成本降低了,销量上去了,钱也没少赚。”
  作为河南张泥塑传承人的张凯,对于今年泥塑的销量还是比较满意的。短短一上午的时间,张凯准备的500多个泥塑已经卖出了300多个,其中添加现代元素的新型泥塑占了不小的比例。张凯从韩国参加完文化交流会回国后,就开始开动脑筋,在泥塑的传统手工制作和时尚元素相结合上下功夫,从销量来看,还是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
制造泥塑枯燥赚钱少
作坊仅剩10余家

  关于惠民河南张泥塑兴起的年代和原因,民间流传着一个故事:明宣德元年,汉王朱高煦踞乐安州广造兵器,图谋叛乱,他下令在当地抓壮丁,夺民畜、粮草,人们怨声载道。一天,河南张村来了一位童颜鹤发的老道,他宣称:“只要捏成九千九百九十九个泥人,待九九八十一天,张天师来作法,使泥人成为天兵天将,灭朱高煦,救民于苦难。”于是,全村男女老少昼夜和泥捏人。可巧泥人做成九九八十一天后,宣宗皇帝御驾亲征,朱高煦事败被缚,当地人民免于苦难。泥人虽未成天兵,但乡民们却视之为吉祥物,沿袭至今。
  河南张泥塑以红粘泥为原料,经设计造型、制坯、晾干、摩拭加工、涂粉、着色、涂胶等26道工序加工制成,有的玩具内装有哨子或弹簧、引线,能构成音响和局部活动。2011年,河南张泥塑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泥娃娃的传承受到严峻考验。
 如今,皂户李泥塑制造作坊仅剩10余家。他们大都是农忙下地耕作,农闲时间来制造泥塑。许多家庭开始放弃泥塑的制造,转而走向城市务工。“不要看我今天能赚一万来块钱,我从去年8月就开始忙着赶制这些泥塑,除去人工、颜料等,还不如外出打工赚钱多。我本想将这门手艺传授给我孩子,可他嫌制造泥塑枯燥,成天和泥巴在一起,脏兮兮的。我们仅剩着十几家,也有几家不想干了,准备外出打工。”张凯告诉记者。
  “我蛮喜欢这些可爱的泥娃娃,可是要我去制作它、传承它,这有点难。我在工厂里一个月工资3000多,劳动强度不是很高,我有充足的业余时间供我支配。一想到成天和一些泥块在一起的枯燥相比,我更喜欢现在的生活。”今年26岁的张先生说。
  来自美国的Mark第一眼看到这些可爱的泥娃娃后,就情不自禁地喜欢上了它们。“用中国话说,这就是一见钟情。”Mark用他的美国幽默逗得大家开怀大笑。
  Mark来中国已经10多年,在山东大学教书的他受省摄影协会邀请来参观火把里庙会。早已是中国通的他,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深的喜爱。“今天能见到这么多可爱的泥娃娃,我很高兴。这里虽然经济上比不上大城市发达,但有着独一无二的味道,我很喜欢这里,我是为体验中国传统文化而来的。我在美国的时候从没见过这么可爱淳朴的泥娃娃,今天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真心希望这些娃娃们能走出国门,让全世界的人都能欣赏到。”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