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资金更要民众认同
2014年03月0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见习记者 王皇        

  市民对公益活动、慈善活动并不陌生,中国人有相互扶持的美德,不少市民也愿出钱出力参与其中。但对做慈善、做公益的社会组织及其中的工作人员,市民却了解的少,质疑的多。不以营利为目的是这些组织的特点,也是他们饱受质疑的根源。
  不少公益组织人员薪水不高,甚至自己垫钱,做着保护环境、保护动物、帮老扶幼这些社会工作,却常被人嘲笑成“管闲事”。的确,这些人的工作不生产社会所需物质,难获得经济收入,和传统的注重经济价值的社会评价相背离。
  无论是保护环境,还是帮扶老幼,都是社会所需的。“公益”正是公众之益,社会人不能只有个人利益,还要有公众之益。
  慈善公益社会组织正是为市民谋求这种公众之益。政府有相关的社会职能,但却受管理工作之累难以顾及更多,公益组织正好填补了这个空缺。慈善公益组织不生产物质,却要将募捐的部分资金用做办公经费,这令很多人大跌眼镜,也使不少人不愿意捐钱给这些组织。
  专职做公益才能更高效、更持久,这必然有开支,济南市部分慈善公益组织已开始尝试“义卖”的方式创收以维持开销,还有的组织找基金资助。这些都是解决办法,但却容易导致整个慈善公益组织陷入脱离服务对象的困境。
  现在,国家已经放开社会组织登记,社会组织的存在和发展已经得到了政府层面的支持,要赢得民众的支持,慈善公益组织要走的路还很长。
  济南的慈善公益组织已发展8年,它们温暖着济南这座城市,也需要并值得拥有更广阔的空间、更多的社会认同。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