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州三山八大景
2014年03月0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韩守忠
  
  莱州城北25公里的渤海湾畔,三山毗连,突兀挺拔,风光秀丽。三座山,中峰稍前,东西两峰稍后,相依拱立,状如偃月,这就是自古就有“三神山”之称的三山岛。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世传八神山之一的阴主山就是指三神山。自然风光与人文历史的交相融合,沧海桑田的变迁与沉淀,逐渐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三山八大景。
  一、神仙炕。西峰近顶处,灯塔的左侧,有一矩形岩石,顶面平整如席,传为“神仙炕”。上有直径为四、五厘米小凹坑九个,名为“酒樽”,又有筷子印一双,手掌痕迹两个,人们称此为秦始皇祭祀阴主所遗。相传始皇帝巡至三山,寻仙不遇,见三峰突兀,风卷浪涌,蔚为壮观,遂下旨祭祀阴主。赵高、李斯在峰顶选了一矩形平台,凿坑为樽,注满醇酒,以敬阴主。
  二、日照赤壁。三山之北,怪礁丛生,参差错落,或卷曲而欲伸,或飞翔而思舞;或圆,或方,或斜倚,或直立,鬼斧神工,千姿百态不可名状。因山石含金属元素颇杂,尤以铁、汞、硫居多,风吹雨淋,日晒雾蒸,日久天长,其石或紫,或赤,或墨,或赭,五彩斑斓。其东侧,自然形成一赤色石壁,似刀削斧砍,高约5、6米,宽有10余米。照壁天然精巧,每每旭日东升,返照五彩飞虹,紫气东来,瑰丽无比,妙不可言。
  三、蛤蟆石。蛤蟆石位于三山东侧山脚下,头朝东,高约2米,盘踞占地7、8平方米,因其状如蟾蜍,故得名“蛤蟆石”。旧时,农耕靠天吃饭,每当天旱无雨,常有贞节寡妇带金童玉女携香纸祭品,前去求雨,虔诚膜拜,不厌其烦。金童玉女手捧净沙在蛤蟆腹部搓揉,以童真之心、人伦之情与其沟通感应,求得风调雨顺,据说十分灵验。
  四、黑虎石。黑虎石位于西山,接近峰顶。高约4米,占地10余平方,石色如墨,状如卧虎,不怒自威,气势如虹,虎头正对仓上方向。仓上以杨姓居多,因民间有“羊入虎口”之说,据传,仓上杨家一段时间男丁不旺,族人迷信皆由此石作怪,寝食难安。遂预谋已久,寻机于月黑风高之夜,派人偷偷炸掉了。
  五、卧牛石。据三山老人口传,三山岛旧时因耕海牧渔,近海而居,常遭海潮袭击,船毁人亡,房倒地淹,满目苍夷。日久,怨气冲天,直冲云霄。太上老君的宫位因三山富含黄金而选址其上,炼丹炉被怨气所扰,金丹难成。老君骑青牛驾云而来,探了原由,手捋白须,呵呵一笑,对青牛说“牛儿,你也不能老跟着我,造福人间,功德圆满,才能位列仙班。这是个机会,去吧!”尘拂一甩,青牛便钻进了大海。据说青牛就卧在三山的西北,斗转星移,在地下纹丝不动,镇海护山。
  六、飞来峰。飞来峰在三山绝顶,其岩雄伟险峻,三石相叠,将倾欲飞。相传,青牛告别太上老君时,潸然泪下,依依不舍,央求老君留下信物,以时时睹物念主。老君便以炼丹炉的三个垫脚飞落于三山顶部,醒目以彰,以慰青牛,人称“飞来峰”。
  七、芙蓉泉。芙蓉泉在三山的东侧,蛤蟆石的旁边,泉水自赤壁间流出,似珠帘悬挂,俗称“芙蓉泉”。泉水清冽,富含矿物质。据老人传说,人们得了眼疾,身上长了疮疖,用泉水清洗,败毒去火,胜过汤药。
  八、三山亭。据传汉武帝刚即位,就重视对鬼神的祭祀。据《史记》记载,沿海一带的方士纷纷到朝廷谈说鬼神的事,致使汉武帝起意亲临东莱,寻访安期生。汉武帝来到莱州,到三山祭祀阴主,适逢天气大旱,烈日当空,武帝说,此山无亭,阴主与众仙何以小憩,难怪久旱无雨了。地方官遂安排人连夜筑亭,谓之“三山亭”。后武帝根据方士安排,至万里沙(今罗台村附近)祈祷天神,果然天降大雨。可惜的是三山亭被历史的烟云所湮灭,后人依据想象重建了它,如今三山亭就坐落于西山的半山腰,与芙蓉岛遥相呼应,与渔家人默然相守。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