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车软件泄露乘客隐私?
司机掌握了乘客的电话,有了纠纷,乘客就得掂量“投诉成本”
2014年03月1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3月11日讯(记者 冯琳) 作为一个新事物,打车软件给人们带来的困扰,还有包括乘客手机号在内的隐私权保护。10日晚上,市民张女士用软件打车后无法足额支付,司机要求表外加价。张女士想投诉这个夜班司机,又担心遭记住了手机号的司机报复。
  10日晚,张女士从实验中学附近打车去高区。她用嘀嘀软件叫车后,发现自己绑定打车软件上的银行卡余额不足,无法完成支付。于是她跟司机商量自己用现金结算。但那个夜班出租车司机表示,若用现金结算,不仅仅是计价器显示的价格,还需要另加钱,因为打车软件活动方会给他补贴。
  张女士再三跟司机解释,自己实在无法用打车软件结算,希望谅解。车到目的地后,司机仍不同意张女士用现金等价结算。因为是一个人打车,在僵持了几分钟后,无奈的张女士在计价器显示价格、燃油附加基础上,多付给司机1.5元。
  事后张女士觉得自己多付打车费很委屈,而且司机态度很不好,所以想投诉。但一想起自己通过打车软件叫车,自己的手机号已被那个夜班司机掌握。张女士又担心自己的投诉可能会招致报复或骚扰,她又不得不放弃了投诉的念头。 
  张女士认为,遇到这种纠纷,提起投诉是乘客的权利,“不管是与非,至少等得到主管部门的一个答复”,但这一次,她连这种权利都不敢行使了,“这个打车软件也泄露了乘客的隐私”。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