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批评,尖锐而不极端
这次两会上,多数代表委员建言献策说出百姓心声
2014年03月1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俞正声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作常委会工作报告时指出,在政协的各种会议和活动中,要始终坚持不打棍子、不扣帽子、不抓辫子的“三不”方针,提倡热烈而不对立的讨论,开展真诚而不敷衍的交流,鼓励尖锐而不极端的批评,努力营造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民主氛围。公众期待的两会正是如此,打破言论禁区、探寻问题的解决之道。今年两会,大多数代表委员敢讲真话,批评言论尖锐而不极端,说出了百姓的心声。
有些话题让参会者“欲说还休” 代表人物: 姜伟新 袁宝成
  “双向调控”、“电梯这里不安全”……面对两会记者的尖锐提问,参会者将语言功夫练到极致,被公众理解为回避问题。尽管这只是个别事例,但“官言”和民意的矛盾背后,反映了公众对两会的期待:打破言论禁区、促建社会共识、探寻解决之道。这恰恰是代表委员的天职,两会上本就没有多少“不能说的秘密”。
  当然也有人留下“字谜”。住建部长姜伟新透露:今年房产政策“双向调控”。随后,谜底在李克强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窥得大要。报告指出,针对不同城市情况分类调控,增加中小套型商品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供应,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
  “扫黄”余热未散,全国人大代表、东莞市长袁宝成遭记者“围堵”,他未具体回应问题,只连说了十多句“辛苦”。移步电梯间时,还提醒记者注意安全。

让敏感问题“脱敏” 代表人物: 钟南山 岳福洪 孟学农
  一些平时讳莫如深的问题,在两会期间最有可能得以相当程度的“脱敏”。遮盖问题,可能会令其蔓延发酵到难以收场的地步;不遮不掩,反而可能因透明而消弭。两会的代表委员,除了政府官员之外,还有更多的来自各行各业。代表委员身份和来源的多样化,能够最大程度消除消息“死角”。
  3月5日,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钟南山院士“炮轰”医改:一个社会或者公众对医改的评价主要是看什么?看病贵、看病难是不是有效解决了?医患紧张关系的环境是不是改善了?作为医改的主力军,广大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是不是真正调动起来了?“如果以这三条标准来衡量,这五年的医改没有明显突破,有些地方甚至更差了一点。”
  “政府如果让你养猪,你养鸡就对了。”3月10日,全国政协委员、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岳福洪痛批当前一些地方政府违背市场规律过度干预经济,造成一些行业产能过剩。他坦言,在市场经济中,政府几乎是最后一个获得市场信号的。
  3月10日,全国政协委员孟学农接受采访时尖锐地指出:有些人读什么博士?图虚名,招实祸。真想建议中组部把这些博士招来考一下。好几个贪官都是博士。我抨击不学无术、注水的博士。局外人雾里看花,或许局内人看得更真切。

自我批评不能光练嘴上功夫 代表人物: 宋祖英 周生贤
  两会期间,宋祖英针对现在国内扎堆在奥地利演出的现象,开展“自我批评”,认为自己开了个“坏头”,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事实上,两会上批评与自我批评一直都存在着。
  两会既是展示代表委员个人风采的机会,也是对他们参政议政水平的考验。官员们面对焦点话题,也不能一句自我批评就了事。2012年两会,环保部长周生贤曾做过自我批评:“我想利用这个机会通过北京团向两会的与会代表表达我们的愧疚心情,并进行检讨。”今年,面对严峻的雾霾问题,他表示,PM2.5在降低,但这样的变化老百姓感受不到。
  公众之所以对两会寄予厚望,就在于借会议的形式,提醒代表委员们做好履职工作,把惊人之语说在关键时,以期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微博访谈也成建言渠道 代表人物: 朱永新 俞敏洪
  今年,全国人大和政协通过微信发布会议信息,不少代表委员也通过微博、微信、微访谈等渠道发表观点。
  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的两会日记在腾讯微博上公布:“网络上流传着许多调侃代表委员的顺口溜,比如人大举举手,政协拍拍手等。事实上我所见到的两会上的委员,可远不止拍拍手这么简单。大家不仅争相商讨,热火朝天,而且热到一定程度时,会火花四射。”
  全国政协委员、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则在人民微博中谈到关于高考改革的话题:“我觉得光是英语一年多考是不够的,应该所有学科都是一年多考。中国不能一年多考不是因为其他原因,而是中国的考试管理太落后太官僚导致的。”

      本报记者 王娟 整理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