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统一品牌,茶厂各自为战
本地茶业发展面临不少困境
2014年03月2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王永军

  提起山东茶,不少人只会提到日照青和崂山绿茶,烟台本地茶的认知度并不高。烟台本地茶种植成本高,无形当中也给销售带来不小压力,这对本地茶业的发展很不利。业内认为,只有提高本地茶叶的知名度,多元化发展,才能提高烟台茶叶的竞争力,让烟台茶叶为更多人熟知。
 困境一 品牌知名度都不高,大小茶厂各自为战
  “烟台茶产业是最近十来年才逐渐发展起来的。”烟台市林业技术推广站副站长张兴泽介绍,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烟台有过种植茶叶的尝试,但由于栽培技术不成熟等多方面因素,未能成功。2001年起,通过技术攻关,解决了烟台地区茶树种植的技术难题,并逐步推广,烟台茶产业开始第二次起步。
  张兴泽介绍,目前,烟台茶叶产区主要分布在海阳、莱阳、蓬莱、龙口、莱州、招远,牟平、莱山等县市区,总面积约在18000亩左右,其中海阳仅2013、2014两年,就计划发展10000亩,进入稳产期的茶园约8000亩左右。
  相对山东其他茶区,烟台茶产业虽然起步晚,但起点较高,因此,生产的茶叶质量好、种植茶叶的效益高,但在发展中也遇到一些问题。
  “烟台茶的知名度不高。”张兴泽说,尽管有关组织和政府部门采取各种措施,在宣传和推介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一些茶叶合作社也通过烟台果蔬会宣传自己的产品,但是力度远远不够,销量的增加幅度远远低于产量的增加幅度,严重影响了茶农、特别是无加工能力茶农的种植积极性。
  张兴泽说,目前茶产业的发展缺少一个统一的品牌,是一种各自为战的状态,没有形成合力。目前烟台市大小茶厂30家左右,茶叶品牌不统一,宣传和销售各自为战,加工和定价也没有统一的标准。
  “烟台茶叶协会在烟台绿茶统一品牌方面做过努力和尝试,但效果并不是很明显。”张兴泽说,长此以往,很容易形成恶性竞争,不利于烟台茶叶的持续发展。
 困境二 成本高卖价高,也有茶农愁销路
  “烟台本地茶的种植成本比较高。”海阳市丹露春茶场负责人钱树国说,目前海阳绿茶是整个烟台茶叶的主力军,但种植成本比较高。
  钱树国介绍,本地绿茶种植的纬度高,气温低,所以茶树都是种植在塑料大棚内的。一个大棚的塑料薄膜加上支架和人工费用,就需要1万元左右,此外还有肥料和人工成本,一亩地需要7000元左右。
  钱树国说,进入采茶季,采摘一公斤茶叶,还将为工人支付65元的工资,所以海阳绿茶的成本就比外地茶高了不少。成本高了,卖价就贵,而外地对海阳绿茶的认知度又不高,给销售带来不少困难。“尤其是前几年,很发愁产品销路,直到最近几年才慢慢好起来。”
  “前几年往外送了不少茶。”钱树国说,他的茶场发展还算好的,现在销售得很不错,去年总共销售了200万元,利润在80万元左右,但是前几年的光景并不好。当时有很多茶叶卖不出去,他就四处拿来送人,几年送出去的茶叶价值百万元,无形当中让更多人品尝到了海阳绿茶的滋味,销路才慢慢打开。
  钱树国说,目前销路问题还困扰着不少茶农,只有销路上去了,整个产业才能得到大发展。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