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联合省民政厅倡导文明祭扫
送上一枝菊花,带走一袋垃圾
2014年04月0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3月30日,距离清明节还有一周时间,济南革命烈士陵园老干部骨灰堂外,市民纷纷用书写黄丝带的简单形式纪念。               记者 张榕博 通讯员 丁雁彪 摄
     本报济南4月1日讯(记者 张榕博 实习生 曹淑贤) 一根写上深情话语的黄丝带、一枝寄托哀思的菊花,让祭扫变得文明、环保。清明节来临之际,本报与省民政厅向市民倡议,在悼念逝去的亲友时用鲜花或丝带带上一份追思,用环保袋带走杂物。
  送您一枝菊花,带走一袋垃圾。祭奠逝者、悼念先人、缅怀英烈是清明节的习俗。曾经,人们对亲友的怀念之情常被焚烧的浓烟、刺鼻的气味、鞭炮燃放的噪音打断。
  近几年,许多城市在清明节开始了鲜花换纸钱的文明祭扫活动,许多市民带上鲜花祭奠逝者,寄托哀思。
  清明节来临之际,本报与省民政厅共同倡议,用一条黄丝带,写上思念的话,留在去世的亲人“旁边”,或者用黄菊的花瓣装点亲人“居所”的环境。
  清明节当天,本报联合省民政厅、济南市口腔医院,在济南市民政局玉函山公墓、济南革命烈士陵园,为前来祭扫的市民发放一枝菊花、一个环保布袋,希望您文明祭扫,并在祭扫结束后,用布袋带走祭奠产生的杂物、垃圾。为逝者的“居所”、城市的环境减轻一袋垃圾的污染。
  本报和省民政厅还倡导市民以节俭方式寄托哀思。选择树葬、花葬、草坪葬、海葬、壁葬、骨灰寄存等生态葬法,节约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莱芜莱城区出台标准,推行丧事简办 祭奠不磕头,改为三鞠躬
  本报莱芜4月1日讯(记者 程凌润) 记者从莱芜市莱城区文明办获悉,莱城区出台了开展移风易俗推行丧事简办的实施方案,鼓励村民在操办丧事时把磕头、作揖、摆祭等祭奠仪式改为三鞠躬,并在今年打造100个示范村。
  在莱芜农村,村民操办丧事时大都披麻戴孝、大办酒席,有些村民甚至把丧葬出殡规模看作是比阔气、攀家族、行孝道的标准,一场丧事动辄花费上万元。
  为此,莱城区制定了八项丧事简办参照标准,细化了丧事的各个环节,要求村民丧葬仪式去掉磕头、作揖、摆祭等祭奠仪式,改为三鞠躬;除至亲家属外,其他旁氏亲属一律戴白花,不穿白大褂;取消出殡所发放的香烟和出工赏钱,来宾全部吃大锅菜,不办酒席;提倡放哀乐、取消吹鼓手。
  “2014年着重打造100个丧事简办示范村,以点带面,逐步推广,2015年全区50%的村完成丧事简办任务,2016年全面完成丧事简办任务。”这是莱城区开展移风易俗推进丧事简办活动的目标。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