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桂英挂帅》:
有生之日责当尽
2014年04月0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王庆新
  最近有机会欣赏名家演出的京剧《穆桂英挂帅》,再次被其感人至深的情节和美不胜收的表演所感动。这出戏是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于1959年为向国庆10周年献礼而编演的古装戏。梅先生在剧中运用融入了花旦和刀马旦元素的梅派“大青衣”艺术,成功塑造了晚年穆桂英赤胆忠心、为国为民的光辉形象,受到观众和专家的一致好评,被誉为梅派新编剧目的巅峰之作。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如今这出戏依然活跃在京剧舞台上。
  西夏番王率兵入侵宋朝,佘太君关心国家大事,令重孙金花、文广姐弟到京都汴梁城探察军情。姐弟二人入京,适逢朝廷比武选帅,文广闯进校场比武,刀劈兵部尚书王强之子——无恶不作、为百姓畏惧痛恨的王伦。宋王爷得知文广是杨家将之后,不仅赦免了文广的杀人之罪,还将帅印交其带回,请其母穆桂英挂帅出征。
  面对一双少不更事的儿女为她夺回的帅印,“接”还是“不接”?穆桂英有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开始她不想接,作为杨家将的重要成员,她年轻时曾在抗辽战争中冲锋陷阵,为北宋王朝立下汗马功劳,但后来宋王爷宠信奸佞,对忠臣义士刻薄寡恩,杨家将长期受到排挤和迫害,她不得不随祖母佘太君归隐乡里。此时她已年过半百,早就心灰意冷,不愿再为朝廷出力。“非是我临国难袖手不问,见帅印又勾起多少前情。杨家将舍身忘家把社稷定,凯歌还人受恩宠我添新坟。庆升平朝堂内群小争进,烽烟起却又把元帅印送到杨门。宋王爷平日里宠信奸佞,桂英我多年来早已寒心。誓不为宋天子领兵上阵,今日里挂帅出征叫他另选能人!”一段激越的西皮二六唱段,入木三分地揭露了北宋王朝官场的腐败,倾诉了穆桂英久埋心底的伤痛和怨愤,让观众心里产生强烈的共鸣,觉得她拒绝接印是有理由的,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其实,这位女英雄只不过是发发牢骚而已,内心深处,她无时无刻不在忧国忧民。所以,当佘太君以“退敌不求加恩宠,但愿百姓得安宁”相劝导,并以“罢罢罢,你不挂帅我挂帅”作为激将法时,她很快就改变了态度,答应“遵太君之命”挂帅出征。“一家人闻边报雄心振奋,穆桂英为保国再度出征。二十年抛甲胄未临战阵,难道说我无有为国为民一片忠心!”这才是她真实的心声。这段西皮散板唱腔表明,穆桂英最终下定决心挂帅出征,完全是以国家黎民为重,忠君色彩已然淡化,这与诸多演绎杨家将故事的传统剧目有了本质的不同。
  穆桂英一旦决定接印挂帅,精神面貌就全变了。她眉头由敛而舒,面容由嗔作喜,舒展长袖,模拟舞刀弄枪的动作,满台往来反复,身影翩翩,仿佛扬鞭策马在疆场驰骋。此时她虽依然民女打扮,却俨然已成领兵将军。她的唱腔韵味也变了,一段著名的流水板慷慨激昂,喷涌而出:“猛听得金鼓响画角声震,唤起我破天门壮志凌云。想当年桃花马上威风凛凛,敌血飞溅石榴裙。有生之日责当尽,寸土怎能够属于他人。番王小丑何足论,我一剑能当百万兵”,何等英武豪迈!紧接着转散板:“我不挂帅谁挂帅,我不领兵谁领兵!叫侍儿快与我把戎装端整,抱帅印到校场指挥三军”,何等激情澎湃!到这时,这位女英雄的“庐山真面目”才完全展露出来,让人看到20多年前曾征战沙场的穆桂英,如今又重现巾帼英雄的飒爽英姿。无怪乎当她把那个用黄色绸缎包裹着的印盒高高擎起时,台下会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穆桂英挂帅》全剧充满深沉凝重的气氛,洋溢着爱国主义激情。穆桂英这个熠熠生辉的艺术形象启迪我们,爱国应当是无条件的,在事关民族兴衰、国家安危、民众祸福的紧要关头,摒弃个人恩怨、不计利害得失、勇于承担责任、倾力拼搏奋斗,才是仁人志士唯一正确的选择和操守!
  (本文作者著有《京剧优秀剧目欣赏》一书)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