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处罚”形成常态还需破解信任尴尬
2014年04月0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1日上午,交警支队指挥中心监控拍到的一起轻微事故中,双方实现自助快处。           本报记者 王兴飞 摄
     “快处”政策自2008年实施以来,始终叫好不叫座,在如今的新办法推行下,省城“快处率”一日间迅速提升。有车主表示,执行快处和交警部门为后续理赔做出承诺息息相关。专家指出,一直以来,快处机制遭遇的尴尬,其实与“信任危机”有很大关系,“零处罚”要形成常态,还需要建立完整的长效信用机制。

  本报记者 崔岩 王兴飞 实习生 樊鹏莉 岳倩南     
  急剧上升的“快处率”
  4月1日,新政实施第一天,济南事故快处率达到了100%。而根据交警部门日前公布的数据,2013年济南轻微事故“快处率”仅为45.8%。
  2008年,济南开始推行轻微交通事故快速处理,几年的时间里,“快处率”都在一半左右,缘何新政公布短短几天的时间,“快处率”会急剧上升?
  车主王先生一语中的,“不快处要处罚,不按规矩可不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不少司机均表示,为避免处罚,遇轻微事故会“自助”快处。
  根据新办法,当事人未按规定撤离现场的,交警在责令当事人撤离现场后,扣留事故车辆依法处理,并对拒不撤离现场的当事人处以200元罚款。
  另一方面,快处得以快速推广,与交警和保险公司的宣传息息相关。4月1日上午,历山路上发生两车追尾事故,后车司机迅速致电所投保保险公司,前方车辆则拨打了122报警处理,两人得到的答案是一致的,保险公司和交警均不会前往,建议双方执行快处快赔政策。随后,两人按照电话提示,拍照、互留联系方式,约定第二天处理后离开了现场。
“快处”之后尚有隐忧
  4月1日,尽管济南接警事故中符合快处程序的均执行了快处政策,然而,采访中,仍有受访车主对于快处后的“快赔”心存隐忧,或是担心对方车主耍赖,或是生怕保险公司不予理赔。
  因为追尾事故,1日上午执行了快处政策的市民李先生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出不少担心。“我的车凹进去了,他的车没事,约好明天处理,如果他明天不来怎么办?联系不上他怎么办?”对于没有第三方来现场监管,李先生很是担心。
  发生交通事故时,绝大多数车主第一反应就是打电话报警,因为大家都担心责任分割不清楚,怕承担了不该承担的责任,所以,一定要等交警来了再处理。这也凸显了一种信任危机。
  采访中,不少私家车主担心,即使同意走快处快赔程序,如果一方没有保险,或者不愿配合去定损理赔,另一方往往很难追诉。即使进入法律程序,也会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更别说万一碰上套牌黑车投诉无门了。
  对此,市公安局副局长、交警支队支队长王宗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交警部门将给快处快撤当事人提供一切法律保障,保证当事人能够顺利得到赔偿,让赔偿不再成为令当事双方纠结的事。
专家:需配套信用机制
  省政协常委、山东建筑大学教授邓相超表示,早高峰“零处罚”的实现与市民的自觉意识和交警部门的努力密不可分,要想将“零处罚”转变为常规现象、变为长效机制,相关部门应出台配套措施。
  “有些驾驶员在快处后担心以后理赔,表面上看这是对实施办法流程的不了解,实际上看是对程序强制力存疑。”邓相超说,如果一方不配合,就会导致另一方理赔难,增加理赔时间成本,这些驾驶员担忧的问题也应是职能部门需要统筹考虑的问题,违规了就要付出代价,遵守程序合法权利理应被保护。
  “在提升快处知晓率的基础上,更要构建好配套信用体系,形成系统的信用链条,让违反新规的行为付出足够的信用代价和经济代价。”邓相超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