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前絮语
又到清明时
2014年04月0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徐静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清明节前,陪母亲去给外公外婆扫墓,在公墓门口,三三两两卖菊花的摊位前,买花的人比往年多了不少。青柏寄哀思,鲜花忆故人,想来,捧一束暗香盈盈的菊花,隔绝俗世的喧嚣,哀思之人的音容笑貌会更清晰地浮现在眼前吧。
  在这个时刻,你一定在思念着一些永远离开的人:也许是血脉相连的亲人,也许是执子之手的爱人,也许是为国捐躯为民牺牲的英雄模范,也许是一位你深深喜爱的歌者。如同B2版上作者赵德发在《母亲走后的春天》一文中所抒发的感情:“母亲出殡时,有亲戚劝我:你不用伤心,老人家是寿终正寝。我年近花甲,且读过佛经,对于生死还是看得开的。然而,血缘的力量就是如此强大,强大到足以改变了一个季节的属性。我忍不住地想,没有了母亲的春天,怎么能和以往的春天相同?”读到此不禁唏嘘,清明节本就这样,雨纷纷,柳依依,断肠人在天涯。
  B1版上刊发的《周恩来与台儿庄大战鲜为人知的往事》一文,回忆的是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合作进行的一场典型战役。1938年3月底到4月初,正是台儿庄大战激战的日子。殊不知,抗战首次大胜台儿庄大捷竟是周恩来在幕后推动。当时为不失战机,促使李宗仁坚决打好这一仗,周恩来做好两手准备,一边登门劝谏李宗仁,一边向白崇禧陈明利弊分析战术,对台儿庄大捷的取得起到了功不可没的作用。作者李海流查阅有关台儿庄战役资料,采撷到周恩来与台儿庄大战的历史,让我们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重温这段鲜为人知的史实。在对自己祖先、国家英烈、历史名人的追思中,孕育一颗感恩之心,这也算是清明节的文化精髓了。
  ●人文齐鲁,寻觅的是过去,观照的是今日之发展脉络;挖掘的是人文,滋养的是当代读者的精神家园。如果你热爱齐鲁文化,如果你热爱这样的探寻和追溯,那么,请联系我们吧!
  ●稿件请发至:qlwbxujing@sina.com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