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纸变鲜花,植树寄哀思
越来越多的市民使用文明、时尚、环保的祭扫方式
2014年04月0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济宁4月7日讯(记者 晋森 汪泷) 4日上午,本报《今日运河》编辑部联合市民政局举办的“清明文化周”文明祭扫系列活动,在济宁银河陵园举行。当天有不少市民主动用鲜花代替了火纸,鲜花祭扫成为主流,首次设立的“时空信箱”、“植树寄哀思”活动也吸引了很多市民的参与。
  4日上午,济宁银河陵园的工作人员和本报记者一起,在门口竖立了鲜花换火纸的指示牌,并一起给进园祭祀的市民免费赠送扶郎花,有市民主动将自己手中的火纸留下一摞,换取一朵扶郎花。“祭祀也要讲究文明环保,重要的是表达对故人的思念,所以我们兄弟三人一商量今年不准备烧纸了,只用鲜花。”来自济宁市区的苏氏三兄弟只提了三盆鲜花来陵园祭扫。记者在现场看到,绝大多数市民手里都捧着鲜花,鲜花祭扫已经成为主流。其中,只用鲜花祭奠的市民,也占到了20%。
  今年,本报联合市民政局首次提出的“时空信箱”和“植树寄哀思”等文明祭扫方式,让市民觉得很温馨,没过多长时间,已经有十余位市民在门口领取了明信片,把思念的话语写了下来,然后投到时空信箱中。“爸爸,您在那边一切可好?我和弟弟都很想您。今天清明节,我们两家都过来看看您,您的小孙女筠筠也过来看爷爷了。”何女士写下这几句话后,很郑重地把明信片叠好。
  在银河陵园南面,陵园专门划定了一块区域用于种植柏树苗。来自任城区的张先生亲手栽上一棵柏树,并挂上号码。“以后每年来祭扫的时候,我都要来看看自己栽种的这棵柏树苗。”张先生说。“我们陵园一直提倡文明祭扫,现在看来效果不错,市民的思想观念在逐渐更新,用鲜花祭祀的市民也越来越多,工作人员初步统计至少能占到六成,我们也希望更多的市民能加入到文明祭扫的队伍中来。”济宁银河陵园经理张奎说。
  自2012年开始,本报《今日运河》编辑部、市民政局已经连续3年发起文明祭扫活动。2012年,手持鲜花祭扫的市民还不到一半,目前鲜花祭扫已经成为主流,今年首次提起的“时空信箱”、“植树寄哀思”等活动,也获得越来越多市民的参与。
  济宁市民政局社会事务科负责人表示,今年清明节以“文明祭扫、平安清明”为目标,开展了“文明祭扫、生态殡葬”主题服务月活动,文明祭祀是民政部门一直所倡导的,鲜花祭扫等一些文明、时尚的祭扫方式正被越来越多的市民认可和接受。
 现场花絮 
  随着市民环保意识的提高,过去清明节用烧纸来祭奠亲人的观念开始发生了一些转变,给逝去的亲人献上一束鲜花,栽上一棵绿树,这种文明的祭扫方式在清明节前后逐渐成为市民的主要选择之一。
  由本报在银河陵园发起的火纸换鲜花的兑换处,杨阿姨看了这一环保倡议后,乐呵呵地对记者说道:“这个提议好,你看我现在来公墓纪念亲人,都是带着鲜花来。”说着,杨阿姨整理了一下怀中抱着的一束鲜花。杨阿姨告诉记者,这两年她不仅自己不再用烧火纸的形式纪念亲人,也时常提醒亲戚朋友。
  不一会的功夫,在陵园大门口的兑换处,就已经用鲜花换来了十几摞火纸。延续了许久的祭扫形式,虽然一时还无法让所有市民都接受,可仍然有不少市民愿意拿出自己带来的大部分火纸来换一两支鲜花。
  在陵园门口卖鲜花的胡老板告诉记者,从清明前一天到清明一早,她已经卖出去了三百多盆鲜花。“我就住在这庄上,每年清明节都过来卖花,一年比一年卖的多。”胡老板说,今年有不少市民空着手来陵园,直接在她这里买上几盆鲜花进去扫墓。
  今年银河陵园还推出了为家人植树的扫墓活动,在陵园门口领取一棵小树,就可以在园内规定的位置把树种上。“一开始只是觉得新奇,后来得知还可以在树上挂上对亲人的祝福和思念,每年不定时的可以来给小树浇水、施肥,就觉得特别有意义。”来扫墓的严先生说,种棵树不仅可以绿化环境,而且看着小树逐渐枝繁叶茂,也是家人对逝去亲人的一种思念。
  本报记者 晋森 汪泷
鲜花祭扫成主流
  鲜花祭祀成为主流。 本报记者 张晓科 摄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