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周永先先生
2014年04月1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毛贤君

  山水不移人自老,见缺多少后来人。一天,老朋友周永先的女儿告诉我,她的父亲已于今年二月四日上午病逝于济南齐鲁医院,享年79岁。
  顿时,我十分难过伤心,我国美坛又一颗实力派画家巨星陨落,我又失一良师挚友,真是:“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朋友女儿告诉我,她父女二人都是齐鲁晚报的老读者,尤爱《今日烟台》。看我在《今日烟台》上发表过几篇文章,感到很亲切。现在家父病故,托我写篇悼念文章,向家乡的父亲乡亲汇报她父亲的艺术造诣,寄托对家父的哀思。可我人微言轻,一支拙笔难写出周永先老师的德艺双馨、高风亮节。
  1999年春天,我在胶东文学杂志社“胶东之星书画家”专栏任责任编辑,每期要介绍一位胶东籍画家。资深编辑曹汝德先生向我引荐莱州文化馆的周永先老师,画品好人品亦好。去莱州市时,作为文学刊物的编辑记者我还是个新兵,和永先老师又素不相识,去了人家不点咱怎么办,心中忐忑不安。可我到了莱州城后,才觉出莱州人慷慨大方,待客热情豪爽。我下汽车后,打了一个公用电话,周老师坐着一辆小面包车来接我。饭后住在周老师家中,就像住在自己家里那么亲切。
  通过采访我得知,周永先老师1936年7月生于莱州,自幼习画,先后在黄河、电影、文化等部门作宣传美术工作,他成名很早。1965年调入山东人民美术出版社,与美坛名家张彦青、陈维信、刘鲁生、朱学达诸先生合作连环画《下丁家人》,并进行同室创作,获益匪浅。1991年,永先先生就应邀与著名画家何海霞、高冠华、蒋正鸿等大家,在北京合作“黄河”与“长城”两个百米长卷。1992年7月,他的巨幅山水《蓬莱月色》获“二十世纪国际中国画大展”大奖,收入《二十世纪国际中华画苑掇英大画册》中,还被中国文联等单位举办的“中国国际文学艺术博览会”评为一级作品。国画《九鹊归歌》在香港获世界华人艺术大奖特别金奖,巨幅山水画《瞻鲁》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等单位联合举办的“纪念孔子诞辰2550周年”美展优秀作品300件。他以严谨奇秀、清润典雅的山水、墨梅、鱼画饮誉国内美坛,画作还分别为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澳大利亚中国美术馆收藏。
  更令人称道的是周永先老师还为台湾国民党元老陈立夫、蒋纬国先生作画。1996年,他以梅花为题材画了一幅《报春图》和鱼画《馀乐海峡心连两岸》,寓意两岸人民共同努力,实现祖国统一,迎接新的春天。陈立夫、蒋纬国两先生十分喜爱周老师的画作,并分别写下“惟善是宝”、“信人示己诚,疑人显己诈”的条幅,回赠周永先老师。我回到烟台后,很快就为周老师写了篇专访。由于涉及对台关系,我十分谨慎,求教于市台办宣传科长林剑先生,他审阅后说此文可以发表,我就将这篇专访发表在1999年7月号的《胶东文学》上。
  之后,周永先老师对我的生活、写作非常关心,每逢画作结集出版或印成挂历,都派他的女儿送给我,每逢春节,还经常寄贺年卡给我。受人滴水之恩,理应涌泉相报。可我有两件事,深感对不起先生。2004年夏天,周永先老师和他的女儿来看我。那时的永先老师已被特聘为国家博物馆画廊艺术指导委员会委员、教授,长期在国家博物馆作画,画作供不应求,有“京华鱼仙子”的美誉,曾随中国美协主席靳尚谊、中国书协主席沈鹏赴国外进行艺术交流,享誉海内外。老师比我年长6岁,又送我两幅在国家博物馆画廊的工作照片,义重于山。可当时中午只我一人不能离岗,没能尽地主之谊。二是我和林剑先生合写的报告文学《情入翰墨盼统一——画家周永先与陈立夫蒋纬国先生的书画情结》,在《中华作家》、香港的《中国国际书画家》上发表后,“新华网”、“人民网”也转发了。2009年夏天,中华文学基金会、中国散文学会、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联合举办的“纪念建党90周年·共和国脊梁大型征文”中,这篇报告文学被评为二等奖,通知我上北京领奖。可前提是来往路费食宿自理,还要交一笔参评费。我当时生活不宽裕,又在烟台广济脑科康复医院从事策划宣传工作,就没去领奖,遗憾终生。
  2013年春节前夕,我为永先老师寄贺卡,怕写错地址,就打电话去问他,电话中我们互致问候。我真希望永先老师再来烟台,现在我生活条件好了,又有时间,有尽地主之谊的条件了。岂料人间总是不如意事常八九,这次竟成了我和永先老师最后一次通话了。
  我翻开《周永先国画集(一)》,看着扉页上永先老师亲笔写的“贤君方家雅正”,一滴泪水滴在画集上。望着老友的遗像,我问:周永先老师,您在天堂可好……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