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分数挂钩,“体育”育人难
2014年04月1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每年这个时候,全省各地陆续进入“中考时间”,体育成绩成了其中很重要的一项。不过,当体育跟影响学生命运的分数挂上钩,这件原本令人快乐的事,反倒增加了不少学生和家长的烦恼。

  提高身体素质
成了一阵风

  娄士强: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国民体质也是国家软实力很重要的一方面。有调查显示,我国的中小学生身体素质呈现持续下降趋势。 
  许建立:以前总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现在光剩下“智”了。考试的“指挥棒”作用巨大,指向什么学生就重视什么。
  王光营:把体育成绩纳入中考,就是想通过这种方式,“强迫”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教育部门的初衷值得肯定,考试之前,校园里确实掀起了体育锻炼的高潮。
  许建立:这种速成式的锻炼,纯粹为了分数。等考试结束了,一切照旧。热爱运动是一种生活方式,靠的是个人的兴趣,考试能管一阵子,管不了一辈子。要是学生把对考试的厌恶转移到体育上,说不定还会有反作用。
体育并非选才
考试有违公平

  王光营:说到考试,肯定要有标准,各城市的体育中考就那么固定的几项。这些项目能否反映学生的真实身体素质,本身就是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许建立:就拿身体形态来说,胖了瘦了都要扣分。要知道,人本来就是多样的,这种整齐划一的评价模式,用在生产机器人还差不多。
  娄士强:影响身体素质的因素很多,不光看你是否锻炼,体质、遗传等也不容忽视。关键的问题是,体育也算入中考成绩,现在竞争这么激烈,一分之差都能影响到升学,甚至影响到学生一生的命运。
  王光营:这就涉及一个公平的问题。现实中没有绝对的公平,人和人的智力也是存在先天差异的,但高考普遍看来还是相对公平的。因为高考是为了遴选人才,总要淘汰一部分人,体育锻炼可不是这样。
处处比成绩
并非成功教育

  许建立:事实上,不论是家长还是孩子自己,都希望能有个健康的身体,问题就在于如何把这种主观愿望变成实际行动。
  王光营:归根到底还是课业负担太重。现在学生课上课下都在准备各种考试,即便是加上了体育考试,身体素质也好不起来。
  娄士强:应试教育体制的改变,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可以想些办法,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比如有些学校体育设施建得不错,只可惜领导检查时才开放。平时的体育课缺斤短两,考试再严格也无济于事。
  王光营:不光是学校的问题,教育是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职责。包括家长的教育理念、社会的评价眼光,也应当有所改变,从唯学历、唯成绩中摆脱出来。连体育的快乐都享受不到,连健康的体魄都无法拥有,这样的教育有何成功之处呢?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