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型母婴依恋保障孩子身心健康
2014年04月1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在发展心理学中,孩子与抚养者(通常是母亲)之间所存在的特殊和强烈的情感关系称为母婴依恋。专家学者将其划分为四种依恋类型,分别是安全型、回避型、反抗型和混乱型。其中后三种为不安全依恋类型,研究显示母婴安全型依恋关系的建立是孩子身心健康的重要保证,也是孩子良好情绪情感的基础。
  那么怎么建立孩子的安全依恋呢?研究发现,不同依恋类型孩子的抚养者与孩子相互交往时的态度和行为有明显不同的特点,其中安全型依恋孩子的抚养者是负责任的、敏感的、充满爱心的,他们对孩子发出的各种信号、需要非常敏感,并迅速作出反应,能主动调节自己的行动去适应孩子,用积极的情绪表达对孩子的爱,通过这种积极回应使孩子对其产生依恋。
  相反,不安全型依恋类型的抚养者对孩子发出的各种信号及需要不敏感或忽视,不能及时作出反应或作出不恰当的反应,甚至不愿接触孩子,致使孩子从原本的需求层面所发出的讯号转变为愤怒,有时是绝望,从而导致孩子无法在此循环中拥有被照顾的感受,无法形成对抚养者的依恋,因此在心理上和情绪上产生诸如缺乏信任、情绪冲动等负面感受,造成孩子的心理障碍。
  依恋是孩子与抚养者在长期共同生活和互动中逐渐建立的,研究发现依恋的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出生后至3月龄,第二阶段是3月至6月龄,第三阶段是6月龄至2岁,第四阶段是2岁以后。现在父母多把孩子交给上一辈照看,但孩子依恋类型在前三个阶段养成非常重要。第四阶段以后因孩子开始适应外界环境和人际交流,应多与同年龄组孩子接触,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
  总之,安全型依恋建立了孩子最早期的心理和情感基础,以及自我价值感的基础,并因此发展出孩子与人学会交际的基础,对外人的信任,对一生身心健康有重要影响。因此,早期察觉孩子的依恋类型并及时给予纠正,使不安全依恋类型转变为安全依恋类型,对孩子将来的身心健康会产生重大影响。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儿科 王培荣 赵世春)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