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有特色让职校就业抢“头彩”
2014年04月1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近年来,高职毕业生以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较高的综合素质,越来越赢得用人单位的青睐,很多已就业的职校生在工作中所表现出的务实敬业精神也得到广大用人单位的一致认可。
  本报记者   向媛媛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很多高职院校重视就业工作,以就业为导向,开设了一些适应市场需要的特色专业,其良好的发展前景成为用人单位吸引毕业生的优厚条件。
  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于钦良处长告诉记者:“学院立足IT领域,专业设置呈现集群化特色。今年又在原有特色专业基础上开发了移动商务、物联网技术、软件技术专业云计算方向和移动互联网方向这四个更具发展和前沿性的专业。通过与用人单位、人才市场签订合作协议、订单培养、顶岗实习、校企合作等多种工学结合的方式,不仅从根本上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毕业生的就业率逐年攀升,就业质量也非常喜人。”
  据悉,如今高职毕业生就业优势突出,不少院校的毕业生呈现供不应求的状态,良好的专业和综合素质使得职校毕业生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很快成长为用人单位的业务骨干或管理人员。“联想、浪潮、海尔、海信、小鸭等集团和齐鲁软件园等知名企业每年都虚位以待我校毕业生,一大批往届毕业生都已成为IT业界的领军人物。”于处长介绍说。
  据山东理工职业学院招生办公室主任孟庆宏介绍:“以就业为导向的特色专业已成为高职院校招生的一张‘王牌’,像机电、汽车等专业的学生,每次用人单位来就业双选会招聘时,一次就要几百人,而我们一届毕业生总共才有多少人,根本就供不应求。” 
  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办尚处长表示,就业是学校各项任务的重中之重,学院一直坚持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方向,特别是在全国率先试行了“卓越技师”(高职+预备技师)高端技能人才培养班,创办以来受到了众多学生及家长的广泛关注。记者此前从用人单位也了解到,省劳技学生所学专业对口,实习上手快,给用人单位节省很多培训成本。尚处长介绍,很多学生还没有毕业就被多家单位“抢购”,绝大多数毕业生都能够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理想岗位。
  专家分析指出,从就业情况看,高职院校毕业生受到青睐,就业质量越来越高,专业有特色使得职校就业逐渐抢占了市场“头彩”。专家建议,大好形势下,高职生更应充分发挥自身专业有优势、上岗有能力、继续学习有基础、持续发展有潜力的特殊优势,提早做好职业规划,找准定位、脚踏实地、明确目标,在岗位上建功立业。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