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不起校车费,8龄童难返校园
潍坊义工爱心资助1620元,圆了女孩上学梦
2014年04月1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义工志愿者正在指导孙洪鑫签收校车费。
   本报记者 秦昕 丛书莹
  家住坊子区坊安街道的孙洪鑫一直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全家生活费只有靠在门前种些大葱维持。上小学二年级的孙洪鑫因为不能交齐每月180元的校车费,只能待在家中,无法上学。为了能够让孙洪鑫再次返回学校,14日,潍坊爱心义工服务中心为她垫付了今年一年的校车费1620元钱,孙洪鑫再也不用担心爷爷奶奶为校车费而担忧了。
校车费成了大负担
  8岁的孙洪鑫在南店小学上二年级。
  在学校门口,记者见到了瘦小的孙洪鑫,隔着老远她连忙打招呼问好。班主任崔老师告诉记者,这孩子是个命苦的娃。
  孙洪鑫6个月大的时候,妈妈离家出走,5岁那年的夏天,爸爸也弃她而去,从此再也没有音讯,张洪鑫就这样被扔给了爷爷奶奶。爷爷患有气管炎,不能干重活。奶奶又患有心脏病,精神状况也不好,全家人只能靠半亩薄田维持生计。
  自孙洪鑫上学开始,校车费就成了家里最大的负担。崔老师告诉记者,学校里有规定,但凡不是本村的学生,为了上学安全起见,学生必须要坐校车。“班上26个学生,近一半都要坐校车,最多的一个月230元,给一些困难家庭增添了不少压力。”崔老师说。
  从孙洪鑫家里坐校车直线路程只需三分钟,但是由于校车需要沿一定路线走,最多五分钟能到学校。一天总共接送四趟,这样算下来,一趟的费用就得6块钱。
  虽然180元对一个普通家庭来说不算什么,但是对于这个贫困家庭来说,180元的校车费却变成了一种负担。由于凑不齐4月份的校车费,无奈之下,孙洪鑫只能待在家里。
“赚钱养家不让爷爷奶奶受累”
  为了不让孙洪鑫辍学在家,西曹庄村村主任暂时帮忙垫付了校车费,张洪鑫才得以重返校园。但是下个月的校车费能不能交上,在孙洪鑫脑海里也是个未知数。
  在得知孙洪鑫的情况后,潍坊爱心义工来到南店小学,为孙洪鑫垫付了全年的校车费1620元,由班主任老师分月交齐。
  当孙洪鑫看到好心的叔叔阿姨帮她垫付校车费的时候,她流着眼泪低声地说:“谢谢叔叔阿姨。”
  不善言语的孙洪鑫告诉记者,爷爷患有哮喘,经常在夜里咳嗽不止,晚上喘气都困难。奶奶又有心脏病,干不了重活,出门需要随身带着药,家里没人能够送她上学。
  为了能让她坐上校车,爷爷奶奶平时省吃俭用,孙洪鑫抹了把眼泪说:“我想着现在能够快点长大,赚钱养家不让爷爷奶奶受累。”

“孩子好好上学,将来有出息”
  记者跟随潍坊爱心义工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来到孙洪鑫家中,一间连着农田的屋子,外墙的砖头裸露着,连个大门都没有。
  走进屋子,一股潮湿的味道刺鼻而入。屋里一件像样的家具都没有,只有一台破旧的电视机。
  爷爷孙思军告诉记者,全家的生活来源只有半亩薄田,并供孙洪鑫上学。平时靠卖葱赚点钱凑出校车费,要是不够了再向邻居借点。现在实在无处可借,校车费只能拖着。“还好有好心人帮忙交上钱,我们真是没办法了。”孙思军皱着眉头说。
  说起孙洪鑫,孙思军的眼里泛起泪光,他告诉记者,这个孩子非常懂事,人家的孩子过年都有新衣服穿,她从来都没要过,衣服是周围邻居家孩子穿过的。“她知道家里没钱,跟我赶集的时候从来不要东西。”孙思军说。
  了解了孙洪鑫家里的情况,潍坊爱心义工的志愿者给孙洪鑫带来了部分衣物,还送来了一些课外书。
  “她非常喜欢读课外书,但是我们没钱买,孩子好好上学,将来有出息。”孙思军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