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拟开大学选修课
理工大与17中启动联合育人项目,将在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合作
2014年04月1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理工大将依据17中的办学特色及需要,提供部分校本课程辅导教师。 本报记者 张晓鹏 摄
     本报4月14日讯(记者 李珍梅) 14日,青岛理工大学与青岛17中联合育人项目正式启动。理工大学将依据17中办学特色,为高中提供部分校本课程辅导教师,尝试开设部分大学生选修课。帮助高中生更早地了解大学、了解专业,准确地进行生涯规划。
  根据协议,两校将密切大、中学教育与人才培养的衔接。理工大依据17中的办学特色及需要,为17中提供部分校本课程辅导教师,并安排教授、优秀大学老师进行讲座、授课、辅导。指导17中学生的科技、实践、研究性学习等活动。将来还会尝试在17中开设部分大学选修课。另外,还将安排17中师生来大学参观、学习,共享图书馆、实验室等大学资源。
  17中也将为青岛理工大学师生提供教学、调研的条件。接受理工大学生来校志愿服务、实践锻炼。
  14日,在青岛理工大学、青岛17中联合育人项目启动仪式上,青岛理工大学教务处处长王在泉说,推进高校与高中教育的有机衔接、协同育人,是实现高校、高中育人模式改革、促进共同发展的必然趋势。不少学生上大学后,没了班主任的督促和看管,会感到很迷茫。有些学生因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不了解,产生了厌学情绪,每年学校都有100多名学生留级、延迟毕业。这种现象在其他学校同样存在。“这除了学生自身原因,也与高中和大学对接脱节、教育错位有关。”
  17中副校长张瑞海则认为,密切大中小教育衔接,可使大学更直接地了解中学生的思想、个性、学习状况和诉求,更全面地掌握中学“大学预备教育”阶段的教育、教学、学生成长状况,对双方均有益处。
 延伸阅读 
生源掐尖,高校中学圈地忙 外省名校挂牌设基地,本地高校“植入”办学
  外省名校挂牌设基地,本地高校开班“植入”办学,近些年,各类高校奔赴岛城高中“圈地”,高校生源争夺战升级。
  青岛58中门口,省外高校“生源基地”的匾牌几乎占据了一面墙。青岛58中副校长吴峰说,仅今年上半年,学校又先后与四川大学、长安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南京大学签订了优秀生源基地共建协议。目前建立生源基地共建关系的高校达到近30所,在市区高中名列前茅。青岛2中也成为北大、清华、人大、浙大等20多所名校的基地校;青岛1中也是10多所学校的生源基地。中国海洋大学也与青岛39中联合培养“海洋班”。
  除了省外名校争相在优质高中设立生源基地,如今驻青省属高校也加入掐尖行列中来。他们多借助区位优势,通过植入式的方式,加强与当地高中合作。除了理工大和17中的合作,前不久,青岛大学在青岛15中建起了生源基地。青岛农业大学借助学校成为“山东省首批特色名校建设单位”的契机,也从去年上半年开始,陆续与省内20多所学校建立生源基地。目前20多所有意向的正在办理中。招生就业处处长董玉河透露,学校打算三年内在100所左右高中建立生源基地。
  青岛大学招生就业处副处长刘清泉称,高校之所以热衷到名高中建立生源基地,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掐尖,通过与高中合作,抢占先机,争夺更多的优质生源。
  “通过了解我们学校、了解我们的专业,吸引更多的优秀学生来报名,这当然更好。”青岛理工大学教务处处长王在泉坦言,如今,大学扩招已经过去了,学校进入内涵发展时期,这时生源质量就非常关键。
  而在高中看来,无论是设立生源基地或联合育人,对双方来说实际是共赢。对高校是一种宣传,有利于招到更好的优秀学生。中学也会得到高校更多的自主招生名额,加大自主招生降分录取的幅度。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