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信用卡“被消费”过万元
曾在携程网购买过机票
2014年04月1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韩微

  因个人信息泄露,4月12日,家住滕州市的肖先生在信用卡绑定了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情况下“被消费”走了一万多元。虽及时补救,但损失的钱财一时还是难以全部追回。
  据肖先生介绍,在发现信用卡内的钱数变少后,自己便赶紧查看了信用卡交易信息,发现12日凌晨曾有过交易记录,但刷卡人又并非他本人或自己家人,而在这之前,自己的信用卡、身份证也都没有丢失过。“我平时使用信用卡都很注意,应该不是卡片被复制了。”肖先生说,在和支付宝客服沟通后,才得知是因个人信息中的手机号被窜改才导致信用卡遭“消费”。
  “12号一早我就赶紧到银行去把信息更改过来,但就在离开银行不到20分钟的时间里,手机号又再次被窜改。”因及时发现,这次的信息泄露并没有造成再次损失。而后记者也了解到,想要修改预留的手机号,需要拿本人身份证到银行柜台办理、通过网上银行办理或者拿卡片直接到柜员机进行办理三种方式。而因登录网上银行所需要的u盾一直被肖先生随身携带,身份证和信用卡也都没有丢失,所以不存在正规途径修改信息的可能性。
  而就在14日下午17点03分,肖先生另一张银行储蓄卡又被刷走95元。“这张卡不经常用,里面钱也不多。不过在银行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我们还是查到刷卡人的银行账号,除了我本人的银行卡号外,账号后面还加缀了305310048一列数字。”肖先生还介绍,其刷卡账户显示为上海的一家网络科技公司。
信息被泄露 信用卡“被消费”一万多
支付宝追回一千九百多
  “第二张丢钱的是储蓄卡,并不存在网络绑定支付功能,但根据银联短信通知显示,账户里的钱还是被快捷支付转走了。”因工作和网络安全有关,肖先生表示,之前有通过携程网订机票,买东西,所以自己也在怀疑是不是携程网用户支付信息出现漏洞的原因,造成了信用卡和储蓄卡内的资金损失。现今,除了在信用卡所办理银行递交“拒付申请”,以防止信息泄露再次带来的经济损失外,肖先生也已通过支付宝平台追回流向支付宝支付的一千九百多元。
  采访中,银行工作人员介绍,因为肖先生的信用卡和第三方交易平台完成了信息绑定,在个人信息泄漏后很容易引起用户的经济损失。但由于网络安全问题,用户在进行网络资金交易时并不能达到十足的安全保障,为此,工作人员提醒,持卡用户在使用第三方平台交易时,为防止资金被转移,应尽量避免嫌麻烦而使用绑定信用卡或储蓄卡消费的快捷支付方式。同时,在遇到账户资金丢失时,应第一时间申请拒付,或者找到相关的第三方交易台对流出资金进行追回,并到相关执法部门进行举报申请立案。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