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春天的情书
2014年04月1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雪樱
  周末,路过小区的广场,见到一群孩子在追赶着放风筝,仿佛把心也放了出去,欢快得像天上的小鸟。广场一个角落里,有位老人坐在马扎子上,手握风筝线,安然自若的样子,远远望去,活像一尊佛。
  我认为,风筝是人们写给春天的一封情书,以虔诚的姿态举办隆重的迎接仪式,献上最纯真、最浪漫的告白。所以,放风筝的人,要心诚、简单,不可有功利之心。孩子和老人放风筝,姿态最可爱,也最赏心悦目,“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光凭借想象,心也会笑成月牙儿。
  每个人的童年里,都会有一只风筝。记得我上学那会儿,春寒料峭,手工课的老师便带着我们学习如何制作风筝,材料很简单,是手工课程材料中已画好的图样,燕子样式的,对照说明,按照折印操作,胶水、剪刀、线绳一起上阵,一节课工夫差不多便能完成。下课后,很多男生跃跃欲试,拿着风筝去操场上一展身手。运气好的时候,风筝能飞上几个回合,运气差,还未飞起来便被大风这个怪兽给吹“夭折”了。即便这样,我们也十分开心。
  手工课上的风筝经不起大风,却触及我心底的痒虫,回家后我缠着父亲为我做一只大风筝。在我的软磨硬泡下,父亲四处搜集做风筝的材料,在家里摆上一大桌子,摸索着做。我在一旁当下手,劈竹篾、做骨架、糊糨子、上颜色,连续几天,风筝才完工。根据父亲总结的经验,风筝的头要硬一些,身子要有弧形,尾巴最好长一些,这样飞起来才容易保持平衡。我跟着父亲来到家属院对过学校的大操场上试飞风筝,没想到初次试飞便成功了,父亲手把手教我如何收放线轴,以让风筝飞得更高。
  有一次,邂逅一对母子,小男孩七八岁的样子,眼神游离,行为有些异常,母子之间交流不多,都是母亲自己在放风筝,男孩时而蹲在地上玩土,时而站起来莫名哭闹,时而跟着母亲跑起来追赶风筝。我注意到,他跑起来速度很快,不停歇地跑,让我不禁想起阿甘。后来了解到,这个男孩患有自闭症,没有上学,母亲经常带着他来这儿放风筝。他们放的蝴蝶风筝,是我见过的最美风筝——风筝一头连着母爱,一头连着希望。
  父亲去潍坊出差时,带回一只老鹰的风筝,挂在墙上,好多次提及要去放,可懒得出去,有一天,朋友带着孩子来家里做客,小家伙吵着嚷着要去放风筝,他在楼下放,刚放起来,风筝一下子刮在电线杆上了,四分五裂不成样子了,孩子哭得稀里哗啦。此后,风筝与我没了交集,春天似乎也变得无足轻重。
  直到那年春天,我住院的时候,无意间在10楼病房里朝外望,看到泉城广场上好多人在放风筝,俯瞰下去,风筝越来越胖,人比风筝小,小得可以忽略不计,我的心蓦地鼓胀起来,人们通过风筝与春天建立联系,我怎么遗忘了?老天向来平等仁慈,赋予人们大把春光,是叫人们懂得珍惜春天,伸手向大自然索取力量,我为何自动弃权呢?
  风筝飞舞起来,天空显得比大地还要高贵。《诗经·大雅》中有言,“鸢飞戾天,鱼跃于水”,放风筝,源于人类的一颗初心和浪漫情怀:“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五色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旧时,放风筝、荡秋千是春天的必选功课,俏男俊女放风筝,春风是媒婆,帮着递送爱情;唐代诗人高骈的诗句别有意境,“夜静弦声响碧空,宫商信任往来风。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风吹别调中”,风筝鸣响,犹如丝竹之音。噢,原来给春天的这封情书,还有背景音乐呢。
  我多么想成为《百子图》中那个放风筝的孩童啊,我多么想深情地为春天写一封情书啊。莫负春光,莫负爱,从放风筝开始吧,不,是风筝放我们,让我们暂时从钢筋混凝土的高楼里释放出来,抛掷到大自然中,踏春寻爱,放飞梦想。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