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求心宽
2014年04月2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崔大恒
  “惟求心宽,不图身宽”,这是母亲常讲的一句话,意思是人要追求心里的安慰与坦然,而不是物质享受所带来的舒适和愉悦。这是母亲的处世原则,也是她教导子女的一条家训。
  母亲出生在一个渔村,她排行老大,像一般的中国传统家庭一样,她从小就分担了家里的许多活计,也早早地养成了吃苦耐劳的精神。由于渔民的生活能实现温饱已属不易,靠这种生计发家致富就是奢望了。母亲像一代一代的渔民一样,在水边的风雨阳光里生活,那是一种平静而清贫的生活。
  等我们姐弟几个长大一些时,母亲会给我们讲起她生活过的那个渔村,以及早年生活中与各样困难周旋的经历,语气总是那样平和随意,既没有度尽劫波后的庆幸,也没有以一己之力支撑家庭重担的自负和矜夸。
  按照母亲的想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前程,但是要肯下气力,只有尽到了本分,才可以坦然地领受属于自己的生活。同时,在物质方面,人的一生所需是有限的,不能一味贪图安逸和享受。一个真正有见地的人,不会尽机巧谋取本分之外的东西。多余的东西,或许能让物质生活显得宽裕,但是太过执著,人的心里就不宽绰了。
  母亲以自己的言传身教为后辈们明确了做人的准则,这种教导不是生硬的,而是和风细雨润物无声的。表面上看,母亲是个平和隐忍的人,作为她的子女,我们从她的个性中还感受到了柔韧和圆融。面对琐碎的现实生活,她是从容不迫地一步一步走过来的。一方面,这种从容体现在对于各种艰难困苦的平静应对上,无论多大的困难,从来不会手足无措乱了方寸。用母亲的话说:“日子像树叶一样稠,有的是时间,一点一点地啃下去,什么难处都会过去的。”另一方面,这种从容还体现在对于当下一切的满足和担当,对于身外之物的珍惜和有限欲求。
  待到我们立业成家,尽管分散在各地,从事着不同的职业,但是每个人都踏踏实实地为人处世,这让母亲心里很宽慰。
  母亲在世时,我们曾几次陪她回渔村,得以探寻她那一辈人的思想源头。村子坐落在小岛上,民居多以石块简单垒砌,房顶覆盖的青瓦上苔痕斑驳,很显拙朴。由于四面环水,出行全仗舟楫,村里人与外界往来不多,依然保留着从祖上传承而来的水上生活方式。或许,就是这温厚淳朴的民风让母亲把“惟求心宽”当做她的人生准则和我们的家风吧。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