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院跑马圈地能否惠及基层医疗
2014年04月3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在济南一家医院,等待就诊的病人排起长龙。      (资料片)
     “‘医联体’是真能为患者带来便利,还是大医院跑马圈地,到基层抢病号?”由大医院主导的“医联体”曾一度受到质疑。记者采访发现,探索多年的“医联体”虽然在缓解看病难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仍有不少瓶颈,要真正实现有序就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本报记者 李钢                   
一些基层医院确实能得好处
  由于发展不平衡,我省不少县的医疗水平有限。但通过发展“医联体”,不少县医院得到了发展。
  以山大齐鲁医院沂南分院为例,在合作之前,沂南县医院综合指标在临沂市13家县区人民医院中靠后排。但如今,该县除少数病人需转诊至上级医院外,基本实现了“病人不出县”。
  不过,由于“医联体”的主导者一般是当地实力雄厚的三甲医院,业内人士质疑,这是大医院在扩张势力范围。
  “刚开始谈合作时,我们确实有过担心,这会不会是抢我们病号?”一家参与某省级医院“医联体”的县级医院负责人如是说。“但合作一段时间后,各医院的积极性就高了。”该“医联体”主导医院负责人说,只有多赢,各方才有积极性:患者能在基层享受好的服务,而基层医院技术也能得到提高,从而增加病源,在这个过程中,大医院的声誉、影响力也得到提升,且一些疑难病员也转诊过来。

现有“医联体”很少覆盖到社区
  目前的“医联体”大致分两种:松散的技术协作联盟和紧密的医疗服务集团,以松散的技术协作联盟居多。
  例如,刚刚成立的山东中医药大学医疗集团就是以技术和管理为纽带的医院协作联合体,各成员医院性质、名称、隶属关系、产权所属、人事关系均不变,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由于专家资源有限,联盟内基层医院能享受到的专家资源势必更有限。在山大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徐凌忠看来,在这种背景下,专家到基层帮扶只能是短期的、偶然的。
  此外,现在的“医联体”成员很少包含基层社区(乡镇)医疗机构。即便是“医联体”内部,双向转诊也并不顺畅。据了解,现在的“医联体”内,大都能实现危重症病人的向上转诊,但向下转诊不多。
人事、医保政策各不同,深度集团化障碍多
  其实,对于这种松散型“医联体”的局限性,许多医院也意识到了,并做出了尝试。但随着合作的深入,一些体制机制性障碍便浮出水面。
  从事“医联体”研究多年的美国麻省卫生福利部高级研究员蔡江南曾撰文指出,只有医生合理流动,才能实现高效的资源利用,但现在关于医生的一些制度规定和体制,严重阻碍了医生的合理流动。
  蔡江南指出,在许多国家,从事基层医疗的全科医生是个体或民营医疗机构工作者,而在我国,医生都是“单位人”,不可能自由流动。
  徐凌忠表示,在我国,不同级别的医疗单位隶属于不同的管理体制,人事任命、财政补贴、医保报销等都由不同层级的行政部门负责。
  “哪怕是紧密型医联体可以顺利发展,也有可能造成优势资源更加集中。”某市级医院的负责人不无担心地说,随着各大医院组建“医联体”或所谓的集团,专家需求量不断增加,“他们经常到其他医院挖专家”。
  “这会不会引起新的就诊秩序混乱?”这位负责人反问道。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