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邹鲁文化城市座谈会在邹城举办
23座城市共同振兴邹鲁文化
2014年04月3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贾庆超畅谈邹鲁文化。本报记者 张晓科 摄
     本报邹城4月29日讯(记者 黄广华 胡祥东 通讯员 张长青 胡恩姣 赵瑞军) 29日,首届邹鲁文化城市座谈会在邹鲁文化重要发祥地邹城举行,来自全国23座邹鲁文化城市的嘉宾代表及80余位研究邹鲁文化的专家学者相聚一堂,寻根问源、共话发展。
  邹鲁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2000多年的传承与发展,其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已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之中,成为中华民族独有的精神标识之一。邹鲁城市座谈会以文化为媒,共商邹鲁文化传承发扬大计,共创邹鲁文明复兴,标志着邹鲁文化的传承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山东省文物局副局长、中华文化标志城办公室副主任周晓波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邹鲁地区是孔子、孟子的诞生地。邹鲁文化所蕴含的优秀思想和普世价值,与我们现时代所弘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息息相通,使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状态,成为推动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
  孟子研究院院长王志民表示,邹鲁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不可取代的特殊位置,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吸收邹鲁传统文化的优秀传统,传承邹鲁文化的核心思想和精神灵魂,为最终凝聚成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提升全民族的道德修养有着积极的意义和重要的推动作用。
  座谈会上,曲阜市、福建省厦门市作为邹鲁文化城市代表分别致辞。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23个邹鲁文化城市联合发表了以“天下邹鲁,一脉相传,团结协作,继往开来”为主旨的《邹鲁文化城市宣言》,开启了共推“邹鲁文化”繁荣发展的序幕。
  当天下午,与会的代表及嘉宾到邹城市铁山公园共植“邹鲁文化友谊林”。

邹鲁文化 应成邹城名片
  29日,邹鲁文化研究会秘书长贾庆超向本报记者阐释了邹鲁文化渊源和影响。他认为,举办本次邹鲁文化城市座谈会,将邹鲁文化从广度和深度上推向一个新的阶段,同时,有助于提升城市品牌建设。
  已研究邹鲁文化20多年的贾庆超将邹鲁文化概括为“人道世界观、人本政治观、人性伦理观、人格价值观和人才教育观”5个方面。“举办这类活动,让邹鲁文化走出邹城,让更多的人了解邹鲁文化。同时,邹鲁文化不仅是历史文化,而是文化强国、文化强市的主要组成部分。”贾庆超说。
  贾庆超认为,现阶段对国学的教育还有所不足。“我们应该用传统文化来教育我们的子孙后代,规划思想。让浮躁的心态,浮躁的文化,以及快餐式的文化得到思想和灵魂的回归。只有本身的道德高尚,人做事才能认真,矫正行为。”
  “一个城市必须有自己的东西,找到自己的根基,邹城完全可以将邹鲁文化作为城市基本的品牌,来促进各方面的发展。”贾庆超说。
   本报记者 黄广华 胡祥东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