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少年单车骑行川藏线
骑行日记记录追梦旅程
2014年05月0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陈静

  秦光鑫是一位90后的阳光男孩,他有一个梦想——骑着自己的山地车去征服川藏线,用车轮丈量他梦想的道路。2013年夏天为了完成自己的梦想,22岁的秦光鑫骑着山地车踏上了梦中的318川藏线,一路上队友们相互帮助、相互鼓励,经过25天的风雨行程,他征服了川藏线。而这一次的追梦旅程他都通过图片和文字的形式记录了下来,他说:“骑车会在路上发现一些平时看不到的风景,我很享受骑行的乐趣。”

一部电影唤起
他对西藏的幻想

  318川藏线,全长2142千米,是众多骑友魂牵梦萦的线路。318川藏线更是秦光鑫骑行的精神支柱,“如果我连川藏线都征服不了,怎么能主宰我的人生呢?”
  看完《转山》这部电影以后,秦光鑫就爱上了318川藏线,他也曾想,有一天也能像电影里的主人公一样,与藏民同食一块糌粑,看到梅里雪山云雾中的幻美。“这部电影的故事情节深深印在了我心中,我暗下决心:318川藏线上一定要有我的足迹。”
  为了不给父母增加负担,秦光鑫利用寒假打工,购买了一辆属于自己的山地车。“我打工的钱肯定不够在路上的花销,但是能替父母分担一些,毕竟我已经成年了。”在泰安上大学的他,为了锻炼体力,每次回莱芜都是骑车,“骑车会在路上发现一些平时看不到的风景,我很享受骑行的乐趣。”
  秦光鑫的骑行梦,与父母的支持密不可分。他告诉记者,临行前父亲送他一部新相机,希望他将骑行梦都记录下来。
“痛苦”并快乐着的
318川藏线

  2013年7月14日,秦光鑫和他的二位骑友踏上了到成都的火车。骑行开始后,他的三人骑行队伍迅速扩大到了7人,有山东人、广东人、湖南人、新疆人,虽然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但是他们都怀揣着同一个梦想。“是川藏线把我们连在了一起,在骑行的日子里我们不分彼此、相互鼓励。”
  “邛崃”是征服318川藏线的第一站,虽然已经过去快一年的时间,但是讲到这个地方的时候,秦光鑫还是难掩兴奋,“这个地方我永远都忘不了,当时我的心情没法用语言来形容了。”骑行三天后,真正的困难来了,一路上坡使得他的体力有些不支,“这些都是在我预料之内的,路途虽然艰辛,但是我一直咬牙坚持。”
  “踩单车踩不动就推,海拔5008米的东达山爬得绝望,山顶的大雪更是要封死前往左贡的路。”秦光鑫说,到达海拔5008米的地方开始下起了雪,这是他始料未及的事情,这也为他的骑行增添了难度,“下坡的时候手冻得打哆嗦,没法掌把,只能等手暖和过来了再走。”
  虽然一路艰辛,但还算顺畅的旅程在通麦大桥被打断,记者在秦光鑫队友的日志里看到这样一则话,“拉萨一个向往的地方,曾经那么远,现在却近在咫尺。一路下来,有苦有泪有欢笑,塌方、逆风、冰雹、大雪,几千米的海拔都一路咬牙挺过,而今却让我们抓狂的通麦桥断,被迫停留在邦达,没看过72拐,没了这条路沿途的骑行,一切的一切都已失去了意义,心在哭泣,却不愿就此结束,遗憾、泪奔……”秦光鑫说,起初听到桥断的消息他不相信,通过上网看新闻才了解到是真的,“当时我也有些沮丧,特别希望大桥能在两天内修好。”但现实往往就是这么残酷,两天后,他们的队长决定绕道317国道,“由于时间的原因,我们选择从邦达乘车绕道317到拉萨,虽然这次骑行梦到达邦达终止,但是我坚信总有一天我还会再来的。”
骑行日记
见证无悔的青春

  骑行318川藏线的25天时间里,每到一个地方,他就会在空间里发表一条说说,一句短短的感受、一张318川藏线上的图片。2013年8月虽然远去,但是他的说说却在诉说着,他那段不平凡的经历。
  记者打开他的QQ空间看到,从7月14日离开莱芜到8月回到莱芜,他的QQ空间全程直播,除了骑行路上的场景,他表达的更多的是享受,而没有抱怨。“我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能让更多的人和我一起享受这种快乐。”说说中的表情代表着他的心理变化,有开心、窃喜、流泪、沮丧,但都掩盖不了他的一颗热爱骑行、追逐梦想的心。
  一路上秦光鑫收集了20多个邮戳,在骑行的间隙他都会写一些随笔,有些是对骑行的感悟,有些是看到一些事有感而发。现在,秦光鑫正在整理骑行日记,他将用文字和图片来见证这段无悔的青春。
  在秦光鑫的骑行随笔中有这样一段话,“只有走出去才能找到那些你期待已久的风景,那些风景一直在那个叫做远方的地方等你,将它们装进相机里,印到脑海里,并在某年某月的一天,偶然想起,如喝一杯好茶般芳香四溢,那就足矣。”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