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也需微观救助
2014年05月0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目前,中国宏观经济尽管还在合理区间运行,但在微观上,许多市场主体正面临着诸多困难,有的甚至濒临破产边缘。一旦这种倒闭潮蔓延开来,必然会对中国宏观经济造成冲击。因此,加强中国经济的微观救助已势在必行。
  市场经济中,以个人、家庭和企业为单位进行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活动,便是经济学意义上的微观经济。现代市场经济虽然仍以单个微观经济主体为基本单位,但随着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商品交换日益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经济活动已不再是单纯的个体行为,而日益呈现出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整体特征。
  个人财富、家庭福利和企业利润的增加,已经不再单纯地取决于自身的努力,还必然要依赖于整体经济状况,整个经济运行越来越表现出明显的总量、综合和全局性特征。所以,积极采取微观救助,才能确保宏观经济在合理区间运行。
  过去只强调宏观救助,忽视了微观救助,导致经济的微观基础脆弱,从而影响宏观经济的健康运行。微观救助的代价比较小,而宏观救助的代价则非常大。因此,应当通过常态化的微观救助来避免宏观救助的发生。(摘自《中国经济周刊》,作者文显堂)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