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学传统以“杂”扬名
2014年05月1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许智银 河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唐代临淄段氏家族殊不同于以诗书礼教、科举仕宦传世的名门望族,其家学传统以“杂”扬名,以著述显现,以价值宝贵取胜。段成式的《酉阳杂俎》、段安节的《乐府杂录》以及段公路的《北户杂录》,三种以“杂”命名的撰著,从思想目的到内容风格,莫不一脉相承,而又各有千秋。
  段成式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不以诗文显名,而以笔记小说《酉阳杂俎》享誉青史。《酉阳杂俎》自问世以后,一直颇受历朝士人关注,征引其书材料者不计其数,至今仍是学界广泛引用的书籍之一。李剑国首肯《酉阳杂俎》曰:“唐世小说,本书最传,为古今瞩目。”《酉阳杂俎》的写作宗旨为,举凡经籍不载的、诸子不语的、正史不屑的、别集不收的,有关人类的物质生产生活、精神信仰等都在他的记录范围,而以志怪为标的。段成式摄取现实生活中的千奇百怪,诡秘异闻,以闳深奥衍之词曲折反映了唐代社会生活的全景,从物质生活到意识形态,芸芸众生,世态百相,三教九流,搜罗殆尽。正如明毛晋所云:“天上天下,方内方外,无所不有。”《酉阳杂俎》一千二百八十八则闻见书录,对全面了解和认识唐代文化具有广泛的索引价值,可谓唐代文化史上一朵光彩夺目的奇葩。
  段安节以一部《乐府杂录》扬名后世,该书是在《教坊记》所缺的基础上完成的。段安节曾说,因为经过战乱造成乐器毁坏、乐人散亡、乐章丧失情况严重,他感到有必要根据自己的记忆,将“《教坊记》亦未周详”的内容补记下来。正是有赖《乐府杂录》的记述,唐代的乐曲名称及内容,才能够以原貌呈现于后世。
  段公路以著作《北户杂录》进入唐代文化名人之列,撰写风格一仍其父兄《酉阳杂俎》和《乐府杂录》的特色,广泛搜集奇异物产。《北户杂录》可谓唐代岭南地区物产的集大成,段公路在书中大量征引前人关于岭南地区物产的纪录,关于岭南地区物产资源的分布,为后世全面认识唐代岭南地区的生态环境,提供了较为详尽的一手材料,关于岭南地区各种特色食品的介绍,既展示了岭南地区与黄河流域饮食文化的差异,又为充分认识岭南文化留下了宝贵的资料。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