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为何要从“家”开始
2014年05月1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李路
  传统文化回归的潮流不可阻挡。但水流总是先流向阻力最小的地方。从目前看,这个地方就是家。
  文化与政治的联姻,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当下还常存在一些争议。但一触及亲情与家庭,传统文化仿佛能叩动我们每个人的心灵。其实,家,恰恰是东方文化真正的后院和港湾。
  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千百年来历经沧桑,其政治待遇和经济地位,无论是枝繁叶茂还是花果飘零,其扎在个人道德和家庭伦理领域的“根”从未断绝,直到今天也未被完全取代。例如在时下流行的婚恋节目中,年轻人择偶的标准有很多,但交集最多的还是“孝顺父母”、“顾家”等等。
  还有一个例子,就是屡被提起的韩剧问题。现在理性的声音已经出来了,韩国电视剧风行中国,不能简单地认为中国观众“水平低”,甚至有“阴谋论”的判断,还是要理性分析其中的原因,那就是:韩剧中蕴涵的浓浓的东方式的温情和家庭伦理吸引了大家。人们向往而又在现实中找不到的东西,自然愿意在电视剧中去感受。
  今年春节以来媒体所谓的“家风调查”,其实是对国人精神面貌的一次真正展示和释放。每个家庭的“家风”是最真实的规则,是最温情的教材,是最接地气的信仰。
  儒家文化是讲“顺序之爱”的,亲亲、尊贤、仁民、爱物,由近而及远。这种爱,尽管也被批评过,但千百年来的实践证明,它更符合人性,所以也就更真实、更持久。试想,一个没赡养好自己亲生父母的人,却先去关爱流浪狗,这样的“爱”能有多少说服力?
  当然,正如一代大儒梁漱溟先生所说,近代以来中国的家庭发生了巨大变化,例如大家庭逐渐消失,家庭结构变了;妇女大量出来工作,家庭分工变了。那么,那些所谓“在农耕时代管用的文化”在当代还管不管用?我们看看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就很清楚了:传统文化可以和现代社会很好地融合,并且能相互促进。
  儒家讲“修齐治平”。“治国平天下”是需要机遇的,但修身、齐家(现代小家庭)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其实这正是儒家实践体系的基础和根本。当然需要我们很好地转化与创新。
  如果说浮躁、迷茫是一种“时代病”的话,那么让心灵回归家庭、回归东方式的伦理与温情,就是治疗它的一剂良药。弘扬传统,关怀当下,不妨从“家”开始。
  (本文作者为《儒风大家》主编)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