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不是什么?
2014年05月1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钱宁
  知道了“仁”是什么,还要知道“仁”不是什么。
  【论语】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学而3)
  【译文】孔子说:“讨好的言辞,装出的喜悦,哪里会有仁呵!”
  巧言令色,不是出自内心的真情实感,缺乏“诚”,更没有“忠”,自然不是“仁”。此句两见于《论语》,说明孔子可能在不同场合多次说过。作为对比,孔子还这样说过:
  【论语】子曰:“刚、毅、木、讷,近仁。”(子路27)
  【译文】孔子说:“刚强、坚毅、质朴、不夸夸其谈,就接近于仁了。”
  木,是不会表演;讷,是不善言辞;这些品质近于“仁”,更反衬出“巧言令色”离“仁”有多远。
  【论语】“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宪问1)
  【译文】“好胜、自夸、怨恨、贪欲都没有的话,可以算是仁了吧?”孔子说:“可以说很难得了,至于是不是仁,我就不知道了。”
  这是弟子原宪问的问题。“克、伐、怨、欲”,都是人性中的弱点,克服了这些弱点,孔子不认为就达到了“仁”。仁,不仅要抑心中之恶,还需扬人性之善。仁,是更高的境界。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