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等待
2014年05月1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李欣 
  妈妈并不是我的亲生母亲。在我五岁时,我的亲生母亲因病去世。后来,现在的妈妈来到了我家,和父亲一起撑起原本支离破碎的家,我也因此又有了母亲的庇护。
  最初,我不肯喊她“妈”。记得有一次,她带我去参加一个亲戚的婚宴,吃饭时,我和她不在一个桌上。有两个坐在我身边的女人看着我小声嘀咕着,一个说:“看,没妈的孩子多可怜!”另一个接道:“就是,你看她后妈,一看就不是善茬……”那一刻,我忽然觉得,我和她其实是相濡以沫的亲人。我大声朝那两个女人喊道:“你们才是没妈的孩子呢!”两个女人立即噤声。她过来看我是否吃好,我抓着她的手说:“妈,我要和你一个桌吃饭。”那是我第一次喊她妈,她愣了一下,然后牵着我的手,那一刻,我觉得她的手好温暖。
  17岁那年,我收拾行囊踏上了一个陌生的城市,从此,便在这个城市生根发芽。记得那是个细雨霏霏的三月,她把我送到车上,车上有她亲手缝制的棉被,和她跑了好几家商店才买到的被单、床罩。我很想像一些电视镜头那样,偎在母亲怀里感受爱的温度,可是我没有。她也没有表现出想和我亲近的举动,只是不停地说:“凡事都要自己多长个心眼,钱不够花就给家里写信……”我使劲憋住即将夺眶而出的眼泪,冲她挥挥手:“妈,回去吧,我会给你写信的。”
  我隔不久就给她写一封信,可我从没有收到过她的回信。若干年过去了,有一天无意中听她对妹妹说:“我这人最怕写信了,想当年,想给你姐姐回封信,愣是写了撕,撕了写,最终也没有写成。”
  不知不觉我已到不惑之年。工作、家庭成为回家的牵绊,从春到冬,一年也不过回家一两次。母亲从来没有抱怨过,相反,总是让我先忙自己的事,她说:“我和你爸的身体都好,你就安心地过好自己的生活吧。”
  去年冬天,她腰椎间盘突出,躺在床上一动不能动,连翻身都需要父亲帮助。起初她还让父亲瞒着我,但从妹妹那里知道后,我立即请了假,回到了她身边。我帮她按摩,为她接大小便,给她洗脸洗脚……她有点儿不好意思,说:“还不到七老八十呢,就让孩子伺候了,真是不像话!”我笑着说:“谁让你是我妈呢,人不都说母女连心吗,你生病,我当闺女的不伺候,让谁伺候啊?”她躺在床上,眼眶有些红。她的白头发还不算多,但皱纹却已爬满了脸。
  前几天我给她打电话,说天气暖和了,问她和爸爸想不想来我家看看。她顿了顿,说:“还是算了吧,你知道我这人就是不爱挪窝,一挪窝就睡不着觉,还是你有空再回家吧。”想想,从我结婚到现在已经15年了,她不过只来过我家一次,且只住了三天。
  我的母亲,注定只能在那座小县城里,日复一日地等待着她的孩子归来,那一刻于她,也许是最大的幸福吧。

  征文投稿信箱:qlwbxiaoxin@163.com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